南方日报讯 (记者/陈思亮)10月5日,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以强台风级在湛江徐闻县东部沿海登陆,成为今年以来影响湛江最强的一场台风。面对这场“硬仗”,湛江上下以坚毅的救援、坚韧的行动、坚强的守护,筑起守护市民生命财产的坚固防线。
风雨褪去,恰逢中秋。10月6日,湛江全市上下迅速打响复产复工战——清障、排涝、修复、供电……群众自发参与清理街道,企业有序恢复生产,志愿者送上热饭与物资。
省应急厅用直升机向湛江徐闻送来救灾物资。本栏摄影 龚钰坤
坚毅救援逆风而行
直升机轰鸣盘旋,旋翼掀起阵阵风浪。10月6日上午,一架满载救援物资的直升机顺利降落在徐闻县体育中心临时起降点。随着机舱门打开,八宝粥、瓶装矿泉水、方便面等一箱箱物资被快速卸载,为群众送去最急需的温暖。
受台风影响,徐闻部分乡镇道路中断、通信受阻,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面临挑战。省应急厅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启用直升机运输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打通救援“空中通道”。
无惧狂风暴雨,无数“逆行者”冲锋在前。
“橙色的希望”在风雨中闪耀。深圳消防救援队伍星夜驰援,中山消防携带救援舟艇、地质灾害救援器材等200多件(套)器材装备,编队前往湛江市徐闻县前置增援。广东消防救援机动总队调集河源、韶关、肇庆260人、19车、800余件(套)救援装备抵达湛江市前置备勤点。
台风登陆后,前置备勤分队迅速出动,进行道路清障任务,为电力抢修恢复打通通道,累计疏通道路21.3公里,清理倒木180余棵。10月6日,消防队伍再次调动吴川市、徐闻县两点备勤160人前往湛江市区,调动潮州、江门300人赶赴湛江市。
同一夜,南方电网抢修队在风雨中打响“供电保卫战”。据统计,南方电网累计投入4.4万余人、抢修车辆6618台、应急发电车111台、应急发电机接近4000台开展抢修复电及保供电工作。
在遂溪,英德供电局派出80人的专业支援队伍,与乐民供电所工作人员无缝对接,迅速投入抢修一线。风停雨歇,两支队伍立即开展全域电力线路排查,对受损的变压器、断裂的供电线路进行紧急维修更换。目前,镇区已实现供电恢复,通信信号也同步全面畅通。
阳江市江城区阳蓝应急救援队驰援徐闻。
坚韧行动重启城市
风雨散去,复产重启的号角随即吹响。
在灾后恢复中,基层干部、群众是主力军。台风登陆后,徐闻县多处树木倒伏、道路护栏倾塌、基础设施受损、农作物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灾情当前,徐闻县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也依托“平急转换”机制,立即统筹220个临时党组织和232支党员先锋队从防风救援一线转战灾后恢复重建一线,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7万余人第一时间对主要交通干道的倒伏树木、断枝落叶以及其他废弃物进行清除。
同时,徐闻县用好网格化管护机制,动员在村党员干部、党员护绿队、志愿者和群众9725人,开展自救互救,自行清理村内道路障碍3270处、疏通积水路段879处、清理和扶正倒伏树木6421棵,将救灾任务细化到“最小单元”,有序推进灾后恢复工作。
台风“麦德姆”过境后,湛江经开区东海岛满目苍痍。湛江经开区立即部署和协调各方力量做好抢险救灾、灾后重建,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灾后救灾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号召全区基层党组织1500多名党员投入灾后重建工作。截至10月6日9时,全区生活秩序、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蓝天救援队紧急救出涉水居民。
坚强守护点亮希望
坚强,不只是抗风的臂膀,更是守护的心。
在台风过后的雷州,482个临时党支部昼夜奋战,与风雨赛跑。覃斗镇、乌石镇的清理行动全面展开,志愿者和周边群众纷纷加入,和党员干部一起拿着工具,修缮受损房屋,清理倒伏电线杆、树木等。
坡头区的党员干部同样以“实干”回应灾情。10月6日上午,126支党员先锋队从防风救援一线转战灾后重建战场,与4200名党员网格员、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等力量共同下沉基层,聚焦受灾群众需求,扎实推进农户农作物抢收,协助做好保险理赔服务,为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筑牢屏障。
风雨之中,也有温情闪光。“我老婆要生了,路都断了,怎么办?”10月5日21时,徐闻县一群众报警求助,称其妻子即将临产,急需送往医院待产。接警后,徐闻县公安巡特警队员顶风冒雨赶往现场,一边安抚情绪,一边护送孕妇转移。“放心,我们到了!”民警的一句承诺,如同一盏灯,照亮了惊险之夜。最终,孕妇被顺利交接给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