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小海豚”的全运日记:赛场内外体会“全民全运”

2025-11-17 07:43 来源:南方日报

  午后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篮球场人声鼎沸,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三人篮球项目即将上演激烈角逐。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专业的研究生王行知站在观众入口处,反复举起标准的引导手势,热得微红的脸庞上始终挂着灿烂笑容:“您好,请往这边走!”

  在这场全运盛会中,如王行知这样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共有370名,他们从全校2000多名报名者中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穿上了这身充满青春活力“小海豚”志愿者服,坚守在不同的赛场里,成为全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全运会知识如数家珍

  去年刚收到全运会志愿者报名的消息,王行知便立即提交了报名申请。“全运会是家门口的盛事,我们大湾区青年是东道主,我也希望尽自己一份力。”带着同样的憧憬,广工经济学院的罗澜也第一时间报了名。

  面对激烈的竞争,两人都做足了功课。罗澜上网查阅了赛会的背景、历程以及粤港澳三地的历史文化知识,甚至研究了十五运会吉祥物头顶的三色水柱的寓意。“它融合了广东木棉红、香港紫荆紫和澳门莲花绿,象征着粤港澳共同举办十五运会。”罗澜和王行知如今对全运会的知识如数家珍。

  最终,经过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三轮严格筛选以及通用培训考核,他们从20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全运会群众赛事三人篮球赛场的141位广工学生志愿者之列。

  上岗第一天,群众赛事的火热现场就让王行知和罗澜感到惊喜。“虽然我们服务的是群众赛事,但观众的热情和大家的专业程度与竞赛项目不相上下,这恰恰体现了‘全民全运’理念深入人心。”王行知欣喜地说。

  在观众感谢声中成长

  王行知负责的岗位是赛场入口的观众引导,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在赛事进入白热化阶段却迎来了挑战。

  三人篮球赛节奏极快,中场休息和比赛结束时,大量观众如潮水般集中出入,导致入口处瞬间拥堵。“很多观众会在我这个位置停下询问座位,人流很快就堵住了。”面对突发问题,王行知并没有慌张——他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快速与其他岗位的志愿者沟通,并向带队老师反馈情况,马上调配人手。“我们优化了流程,在入口处先引导观众到对应区域,再由该区域的志愿者细化引导入座。”这次灵活应变的集体作战,给王行知带来了更多的经验和信心。

  在场馆另一侧,罗澜正在技术官员接待区仔细地整理物资。这个经历过广交会志愿服务历练的四川姑娘,坦言在两次的志愿服务中都感受到了温暖。

  罗澜深刻记得,在她上岗第一天,负责现场调配的组委会工作人员看到同学们辛苦站岗,特意搬来了凳子,还给大家分享了小蛋糕。“张老师一天多次经过我的岗位,还拍拍我的肩膀说‘辛苦了’。”罗澜说,在看似平淡的每一个日常里,工作人员和观众们的每一声热情问候、每次微笑点头、每句诚挚感谢、每次结束观赛的再见道别,都给了她全力以赴的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