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至,天渐凉。当山野被柑橘大家族染成红橙黄绿的缤纷色彩,空气中弥漫起清甜的果香。柑橘大家族再度成为秋冬季水果市场的主角。从粤东的连绵山野到珠三角的平原水乡,饱满的柚、金黄的橘、清甜的橙,如约挂满枝头,为萧瑟的秋冬带来吉庆与暖意。
广东人讲究“好意头”。柚子与“佑子”、橙与“成”谐音,粤语中“桔”与“吉”谐音,柑橘大家族成为广东人欢度佳节时的必选项。分享一瓣橘,与亲朋好友享受清甜多汁的口感,也用吉祥的寓意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末冬初,广东橘桔橙柑柚,次第上新。这一场风味接力,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文化与情感的传承。
吉果盈门
文化根脉中的橘香意蕴
潮州柑、汕优蕉柑、梅州柚、平远脐橙、紫金春甜桔、龙门年桔、仁化贡柑、清新冰糖桔、德庆贡柑、四会沙糖桔、新会柑、阳春马水桔、化橘红、廉江红橙……横跨东西,作为全国柑橘特色优势产区之一,地处我国柑橘黄金产业带的广东孕育出缤纷多样的柑橘品牌。虽然外形各异、口感不同,但这些橘(桔)、柑、橙、柚,其实都是一个家族的亲戚。根据植物分类学,它们都属于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Citrus),最大的特点就是组织细胞中富含挥发油,天生自带独特的香气。
广东人往往把柑橘与吉祥如意的好意头联系起来。中秋夜吃圆滚滚的柚子,护佑家庭团圆美满、平安顺遂。德庆贡柑因历史上的“贡品”身份被赋予尊贵寓意。一团金,皮黄橙,过年馋嘴剥两个,甜甜蜜蜜的沙糖橘是广东人乃至中国人的“年货之王”。在潮汕,个头圆大的潮州柑寓意“大吉”,新春佳节,潮汕人在走亲访友时总要带上偶数的潮州柑,互换“大吉”,互换祝福,愿彼此“大吉大利”。与以食用为主的柑橘不同,观赏性年桔也是广东人过年的“常驻嘉宾”,采买年桔是筹备春节的关键环节。黄橙橙的果子夺目,通红的利是封点缀其中,萧索冬日里的一抹暖色带来浓浓人间烟火气。

中国花鸟画家黄幻吾是广东新会人,绘有《红橘双禽图》。
广东人爱吃柑橘,也爱种柑橘。岭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柑橘产地。早在东晋时期,裴渊《广州记》就有关于罗浮山柑橘的记载。德庆贡柑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也是从唐代起,广府民间已经有专门栽培以供贺年的年桔。南宋王栐撰写的《燕翼诒谋录》记载:“承平时,温州、鼎州、广州皆贡柑子。”四会沙糖桔种植历史超过400年,至明代已盛产,列为朝廷贡品。梅州柚随客家人南迁开始种植,沙田柚引种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已达上百年。明清时期,柑橘业已发展至商品生产时代,在广府地区广泛种植,据康熙年间吴震方所著的《岭南杂记》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
《说文解字》载:“吉,善也。”“好意头”本质是吉祥文化的一部分。它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深远,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风生水起意头好,乐观豁达福泽多。广东人对柑橘的喜爱融入“好意头”文化里,贯穿于日常点滴,不仅让生活充满了仪式感,也传递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份对好意头的执着,早已融入广东人的血脉,成为独特的生活哲学。

秋日“柚”惑
“媒体+”赋能粤味丰收
广东的秋日,总是从吃一瓣粉色的梅州蜜柚开始。
柚原产于中国,有4000余年栽培史,早在夏书《禹贡》中已有记载。梅州柚栽培历史悠久,随客家人南迁开始种植,其中沙田柚引种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已达上百年。梅州市是广东省最大的柚子产区,占到全省的九成以上,也是全球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大埔县是梅州柚的核心产区,种植规模和产业效益均居全省首位。

梅州蜜柚。
“今年大埔蜜柚喜获大丰收,产量再创新高,预计可突破35万吨。”大埔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杏锋介绍。目前,大埔县蜜柚种植面积达22万亩,其中红肉蜜柚约13万亩,是广东省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中国最大的红肉蜜柚种植基地。9月15日,“2025年梅州柚(大埔蜜柚)开采活动暨销售推介会”在大埔县青溪镇溪口村高峰农业蜜柚种植基地举行,标志着大埔蜜柚本年度的采摘、销售季正式拉开帷幕。
为帮助柚农柚企拓宽销售渠道,今年开采节,梅州启动“媒体+梅州柚”暨“网络强村”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同时,创新“媒体+电商”联营、“社区+团购”直达、“农文旅+柚产业”融合等营销模式,推动梅州柚品牌增值、农民增收。“我们的销售渠道多元,电商、社区团购、线下代理、传统市场都有销售。”梅州柚代表企业、梅州万川千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丘牡香介绍。今年梅州柚产销两旺,丘牡香的公司目前已经售出300多万斤梅州柚,最高峰时一天发出20万斤。

梅州启动“媒体+梅州柚”暨“网络强村”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特别的是,无人机成为了今年助力梅州柚丰收的新力量,解决了柚子收获时搬运需要大量人力的问题。“无人机一次可以吊150斤,比人工快得多,省了很多劳动力,成本却没有增加。”大埔高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奕棋说。
与此同时,梅州近年来在柚果精深加工方面不断探索,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柚子月饼为中秋佳节增添更多团圆风味,柚子酒、柚子茶、柚子果脯、柚子含片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也让消费者们不仅能吃完蜜柚吃金柚,更能在一年四季都享受到这份来自“长寿乡”的甜蜜。这份源自土地的馈赠,承载着客家人勤劳坚韧的品格,也延续着岭南深厚的民俗底蕴。

大吉大利
跨越秋冬的风味接力
当柚香还萦绕在唇齿间,另一场更缤纷、更持久的风味接力赛,已在广东全省的果园里悄然启幕。北回归线像一条金色的缎带,悄悄缠上岭南的腰身,于是山海之间有了终年不褪的绿,也有了从秋末一直甜到开春的柑橘。它们不是一筐简单的水果,而是被岁月细细剥开的月光,被潮声轻轻摩挲的日光,被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一代代递在手心里的“大吉”。
八百多年前,清甜脆爽的德庆贡柑俘获宋高宗的味蕾。“今年的德庆贡柑预计在双十一上市。”肇庆市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慧说。近日,“我在德庆有棵贡柑树”认养活动再度重磅开启。认养一棵贡柑树,亲手从专属的果树上摘下饱满的贡柑,体验丰收的喜悦与田园生活的惬意的同时,还能通过快递服务将这份穿越千年的风味分享给亲朋好友。

除了德庆贡柑,柑王故里肇庆还有另一张王牌——四会沙糖桔。四会是沙糖橘品种起源地。其沙糖坑村所产十月橘,因味甜如沙糖,故改名为“沙糖橘”。冬至前后,沙糖桔染上亮眼的橙色,甜蜜沙糖桔是南北吃货们冬日共同的心头好,手剥不停、嘴更不停,一袋沙糖桔转眼间变没了影。如今,每当四会沙糖桔红了、吃货们奔走相告的同时,肇庆沙糖桔精深加工生产线也进入作业高峰。一果多用将柑橘“吃干榨净”,糕点、软糖、饮片、果酱、精油、贡皮……越来越多柑橘精深加工产品走下生产线,带着肇庆柑橘的独特风味进入千家万户。

插时间的缝,十一月中下旬,廉江红橙、仁化贡柑、平远脐橙也陆续“出道”,在12月来到最佳赏味期。而潮州柑、龙门年桔、紫金春甜桔的甜蜜则要再晚一些,它们守着岁末的寒夜,要到年终或是新年到来才肯把酸涩褪尽。于是,它们也成为新春佳节时的常客,一枚装下整个秋冬的日色与风声的柑,也装下了对来年最朴素的期盼:吉者,桔也。

如今的广东柑橘产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德庆贡柑登上纽约时报广场,品牌价值超百亿元;平远脐橙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标准化种植;潮州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培育出品质更优的新品种。古老的柑橘文化在现代科技的滋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西江的晨雾、鉴江的海风、梅江的泉水、东江的霜气,被北回归线串成天然糖罐。这是岭南最美的季节,是大地的慷慨馈赠。从枝头到舌尖,每一颗广东柑橘都在诉说着千年风土的故事,为全球美食爱好者带来缤纷多彩的秋冬风味。
撰文:张玉丹
设计:曾梓毅 王绮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