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到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这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全运会明天即将开幕,各赛区准备就绪,全力保障赛事运行。
今天(8日)举行的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首次串联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自行车赛事。如何保障这样一个跨越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赛事顺利通关?跟随我们的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总台记者 曲柏宇:在本届全运会自行车(公路)男子个人赛的起终点的前置查验区,选手们进行出发前的查验,然后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骑行跨越香港、澳门,最终返回这里完成比赛。全程231.8公里,选手们会6次通过三地口岸,而现场大大小小的设备,就是确保运动员丝滑通关的关键所在。
为满足此次赛事实际需求,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创新查验模式,部署启用移动查验系统,运动员赛前在比赛起点区即可办理内地边检查验手续,最快10秒就可以完成,实现了查验模式从口岸传统的“固定点办理”到随时随地“掌上办理”。

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新闻发言人 王一璇:赛事当天,由内地边检部门对参赛人员进行集中查验,确保符合条件人员及车辆可进入闭环区比赛,完成查验后,通行港澳口岸时,无需再停车接受查验,让比赛过程实现“无感通关”。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赛事顺畅进行,粤港澳三地口岸部门还创新采用了“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模式。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副关长 汪沛洋:我们在比赛起终点设置查验区,在开赛前和完赛后集中完成进出境人员卫生检疫、行李物品监管和进出境物资监管等工作任务。
此外,赛前由赛事竞委会收集和核定赛事所需人员的信息,也会提交粤港澳三方部门审核后形成互认“白名单”,实现了协同机制上的突破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