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全运会九成场馆来自改造升级 “老场馆”如何“有新意”

2025-11-09 16:3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正式开幕。没有新建哪怕一个“全运村”,九成场馆来自“老场馆”改造升级……作为首次“不新建大型场馆”的全运会,第十五届全运会如何把“老场馆”做到“有新意”?

  低碳排放、细节设计

  “老场馆”也有“新意”

  老场馆,不代表没有新意。还记得在世纪之交,2001年举办“九运会”的广东奥体中心吗?时隔24年,全运会的火炬将再次在这里点燃。

  十五运会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升级改造设计总负责人罗建河告诉记者,此次改造就是要将场馆升级为绿色低碳的现代体育场馆,比如设计团队在体育场的飘檐上增加了800块光伏板用于发电,折算下来每年的减碳量能达到200吨。

  此外,十五届全运会场馆里还藏着许多细致的“广式服务”。为了让球迷感受足球比赛的“速度和激情”,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首排座椅被极限拉近到距场地只有9米。

  承接本次全会和残特奥会赛事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为了方便轮椅同时通行,场馆将缘石坡道的面积拉大,为了让婴儿车、轮椅可以平稳、顺畅地通过,人行道和车行道的交界处做到“零高差”。

  场馆“折叠”、打开空间

  老场馆里的“开放之道”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城市空间寸土寸金,运动场不仅要在比赛时“物尽其用”,还得在比赛后实现让“大家都能用”。

  比赛还没开始,设计师们就已经忙着先给所有永久性场馆定好了“赛后再利用计划”,确保比赛以后利用率能达到100%。设计师化身成为城市空间“收纳师”,将比赛场馆“折叠”起来。根据赛事需求变换座椅已经成了不少全运场馆的“标配”:今天开万人演唱会,明天就可以直接切换成热血篮球赛场。

  当“专业赛场”和“市民健身房”间的壁垒被打破,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二层升级为全天候全民健身平台,市民在智慧运动跑道跑完800米,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跑步数据。

  在深圳市体育中心,地下商业街串联起8个主题运动公园,形成庞大的“全民健身圈”,市民可以通过连廊穿梭笔架山公园以及附近各个运动区域,如果你在场外的慢跑道上穿梭,甚至会不知不觉步入这座没有边界的体育公园。

从硬件设施的标准化打造

到一条盲道的改造

一片片折叠起来的城市空间

是大湾区关于大型赛事

不一定要“大拆大建”的新探索

而一个个没有边界、打开门来

真诚地迎接所有体育爱好者的体育场

或许也藏着岭南的开放之道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