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猎德大桥、广州塔等地标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亮灯庆祝。南方日报记者 姚志豪 摄
随着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到来,大湾区的文艺氛围日渐浓厚。连日来,多部国际剧目、经典戏曲、小剧场音乐剧等轮番上演,引得不少观众跨城追戏。现场不乏拉着行李箱来看戏的观众,多个演出火爆至“一票难求”。
台上与台下“双向奔赴”:艺术家在观众的热情呼声中返场献唱,观众与演员自发合唱……这些难忘的场景,共同构成了本届艺术节的“闪光时刻”。
张国立等大咖湾区“追戏”
接连上演的国际剧目,不仅让普通观众大饱眼福,也吸引了不少业界大拿的目光。9月10日—14日,俄罗斯戏剧界的“金字招牌”——瓦赫坦戈夫剧院经典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万尼亚舅舅》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接连登场。
记者在观演现场偶遇同为戏迷的著名演员、导演张国立,香港导演司徒慧焯等人,他们皆是慕名“追戏”而来。此前多次因工作安排错过观演的张国立,这次终于在深圳“圆梦”。“瓦赫坦戈夫剧院有着世界一流的艺术水平,能带着图米纳斯导演的经典作品到深圳演出,是一个太难得的机会。这不仅能提升本地观众的艺术鉴赏水平,也为本地文艺界提供了国际交流的机会。”张国立说。
9月12日至14日,享誉全球的马修・伯恩舞剧《天鹅湖》时隔六年再临广州大剧院,华南地区仅此一站。三天五场,这部现象级舞剧为湾区观众带来颠覆传统的野性之美,令观众直呼“新奇”。
数十位幸运观众通过参与南方+观演团组织的活动,一睹“男鹅”风采。戏剧迷Fiona表示,正值湾区艺术节,国际重磅剧目的引入十分难得。“原以为会看到一部保留俄罗斯原版《天鹅湖》经典唯美感的舞剧,却被穿着羽毛裤,用上肢体态模拟天鹅动作的男舞者吸引。我离舞台只有几步之遥,可以感受到很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剧迷提着行李箱跨城看戏
9月13日至14日,国内首部抗美援朝题材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在广东艺术剧院举行湾区首演,首站演出由高杨、奇煜、金圣权、党韫葳领衔主演。
首演当晚,演出尚未开场,检票口就堆满了行李箱。不少观众背着行囊、带着专业摄影设备专程跨城“追剧”。演出接近尾声时,主创团队准备了一份“彩蛋”,主演们现场教剧中歌曲《奔涌》,还走进观众席间,与上千名观众共同唱响《我的祖国》。
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熟悉旋律响起,演员与观众的合唱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广州场的氛围真的太棒了!”演出结束后,一位观众意犹未尽地向记者展示她拍摄的大合唱视频。这是她“追剧”的第三站,此前她还在南昌和武汉观看了演出,“广州的观众特别能接梗,比如‘三折叠’这样的台词,在这一场得到的反响远比之前更热烈”。
本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上,不仅音乐剧备受欢迎,传统戏曲也拥有强大的受众基础。9月13日—14日,京剧名家史依弘主演的《霸王别姬》《锁麟囊》在佛山大剧院惊艳亮相。演出现场十分火爆,加售第三层坐席仍一票难求,还有许多戏迷从广州、中山和深圳等地跨城追戏。
两场演出结束后,史依弘都在观众的热情呼声中返场献唱,分别加演《穆桂英挂帅》和《贵妃醉酒》。“观众朋友们太热情了,我和整个上海京剧院都十分感动。我们会把最好的两出戏带到大湾区。”史依弘说。
“没想到年轻观众特别多。”佛山戏迷、退休大学教师蒋女士感叹:“观众看戏的感觉非常好,可以感受到他们沉浸在戏里,会在精彩的时刻给予热情的反馈。”
戏迷强薇从广州赶来看戏,她说:“第一次现场看完整版的京剧《霸王别姬》,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老祖宗的东西真地道。正值湾区艺术节,戏迷能在‘家门口’看到京剧大家的表演,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盛宴。”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赵媛媛
王涵琦 黄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