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赋能发展 共享机遇——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看湾区活力

2025-09-15 21:47 来源:新华网

  这是9月15日拍摄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平行专题研讨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的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新华社广州9月15日电 题:赋能发展 共享机遇——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看湾区活力

  新华社记者丁乐、潘禹杰

  以“赋能大湾区,共拓新机遇”为主题,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15日在广州开幕。这是大会首次在内地举办,参会规模为历届最大,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1200余人出席,充分释放出大湾区发展活力十足、发展前景广阔的信号。

  2天会期内,嘉宾聚焦国际供应链协同创新、全球贸易风险应对、跨境金融合作、商事法律合作促进等议题交流探讨,并参与考察对接等活动。

  同心共筑 粤港澳打造“韧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来,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2024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超2万亿美元,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大湾区创新能级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日益健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接下来将加快构筑“韧性湾区”,持续优化趋同港澳、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着力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积极协同港澳构建企业“走出去”服务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近年全球贸易和供应链格局重构,不少内地企业部署跨国供应链、开拓新兴市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认为,这个趋势可以成为新增长点,香港特区政府继续鼓励内地企业家积极考虑在港设立管理国际业务的地区总部,以及不同功能的地区总部,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并和香港企业加强合作发挥协同作用。

  澳门特别行政区招商投资促进局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谢永强说,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刻调整,构建韧性、安全、可持续的国际供应链体系,既是挑战,更是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未来将通过加强招商引资、中葡平台建设和推动会展业发展,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助力提升大湾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路径,增强供应链韧性。

  会上,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联盟成立,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

9月15日,参会嘉宾在听会。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纵深推进 多领域激发协同动能

  粤港澳三地工商融合与经贸合作深化发展,向着“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大湾区建设进入纵深推进新阶段。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工商界可针对量子计算、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强联合研发、成果转移等合作,共同吸引海内外创新资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说,大湾区基础科研非常强,应用技术转化能力强,广州、深圳、东莞有强大的供应链、产业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还可以为大湾区制造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果整合这些资源,大湾区将引领中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以及引领大湾区统一大市场建设。

  在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看来,大湾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金融应用,在从金融科技到去中心化金融的生态演进中,有丰富的创新机遇和想象空间。作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特色的湾区城市群,内生存在跨境金融场景需求,湾区内金融的互认互通范式将为开展更广域全球金融业务锚定基底。

  谢永强建议,依托澳门与横琴联动优势,推动大湾区与葡语国家在绿色环保、跨境电商、现代金融等领域的产业合作,让大湾区国际供应链精准地联通不同的葡语国家。

  未来可期 全球资本汇聚湾区热土

  稳定性、灵活性与韧性——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高级副会长范诺亚用这三个词定义大湾区的竞争力与吸引力。他说,美国企业依然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大湾区彰显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与创新枢纽的地位,其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既是试验场也是训练场,助力企业验证新理念、优化商业模式,并实现从中国到全球市场的规模化拓展。

  在太古中国区主席蒋意达看来,未来全球湾区间的竞争,不仅是传统经济指标比拼,更是综合实力和未来潜力的全方位较量。“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重要引擎,其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还在于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美国维萨(Visa)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节奏提速,跨境商旅持续升温,大湾区又是全球航空货运的重要集中地,公司积极推动供应链融资数码化,通过其全球网络和数字支付技术,期待实现合作共赢。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亚太区首席代表维克多·奎罗斯认为,大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创新的重要门户,全球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在此突出。团队今年在深圳南山设立大湾区办公室,并推进与中国的新航线。“巴西愿与大湾区一道,在产品与服务、产业与科技的双向互动中,共建更加稳定、开放、可持续的国际供应链。”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卢绍聪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