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山水与科技交织 古城与非遗相映

广东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假期经济动能强劲

2025-10-07 07:35 来源:南方日报

  在韶关丹霞山景区,不仅白天能看风景,晚上还可以看一场山水实景光影秀;在河源万绿湖,纯电动新能源游览船和低空旅游项目让旅行充满“科技范”;在潮汕地区,古城游和非遗表演受到游客追捧……国庆中秋假期,广东各地依托地区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假期经济动能强劲。

深圳龙岗区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外,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批市民与游客。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刘越亚 通讯员 黄舒屏 摄

        深圳龙岗区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外,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批市民与游客。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刘越亚 通讯员 黄舒屏 摄

  青山绿水间畅享“生态游”

  粤北地区风光秀美,各个景区游人众多。

  在韶关,入夜的丹霞山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赤壁丹崖上好似浮雕活了过来,就像看3D电影,有一种在画中游的感觉!”来自广州的王女士站在夜游丹霞山的游船上,拿着手机不停拍摄。

  国庆期间,丹霞山景区推出“万古丹霞”大型山水实景光影秀,成为粤北生态游中的惊艳一笔。光影秀以丹霞山5公里山水实景为幕布,以粤绣纹样、岭南画意为视觉语言,在近岸、远山与崖壁间铺展出七大场景,打造集灯光、投影、非遗表演于一体的沉浸式夜游。假期前4天,丹霞景区接待游客18.6万人次,人气高居韶关榜首。

  湖光山色的河源万绿湖,今年国庆中秋也有不一样的文旅体验。

  10月6日,王女士一家三口从深圳来到河源度假,登上“深河01”号游船,观赏万绿湖生态之美。这艘游船可不一般,是国庆前刚刚通航的新能源游船。相较燃油船,“深河01”号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8吨,节约燃油消耗近10吨。王女士感慨,航行于碧波间,不留半点污染,这是一艘“生态之舟”,是科技赋能文旅的真实写照。节假日期间,不少游客搭乘直升机俯瞰万绿湖美景,并在基地了解飞行器相关知识。假期前5日,万绿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1.02%。

  清远连南,在梯田里抓鱼、赏瑶族风情,多样的风景让游客沉醉其间。2日上午,在三江河畔举行的第十一届瑶排梯田稻田鱼文化季系列活动上,游客卷起裤脚,在瑶寨梯田体验抓鱼之乐。只见稻田里稻穗金黄,游客手脚并用在稻田的泥水里搜寻,不时抓到一条条鲤鱼与鲫鱼,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来自佛山的游客王瑶说:“这里自然风光优美,瑶族风情独特,我们看了千年瑶寨,参加了梯田音乐会、篝火晚会和稻田抓鱼,不虚此行。”

  连州的瑶安瑶族乡充满浓郁的瑶族风情,洛神谷景区假期内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光。该景区将瑶族元素融入森林景观设计,“黛瓦黄墙牛角檐”与山林相映成趣,打造出森林徒步、生态研学、瑶绣文创等旅游新业态。

  清远漂流项目也很受欢迎,清远古龙峡景区假期前4天接待游客7.68万人次,同比增长20%。清远长隆推出了丰富的文旅节目,白天有动物迁徙表演、蒸汽小火车,夜晚有温泉疗愈和主题故事会。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国庆前4天清远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8.49%。

10月6日晚,深圳夜空升起皎洁明月,一架飞机恰好飞过。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10月6日晚,深圳夜空升起皎洁明月,一架飞机恰好飞过。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古城游非遗游热度不减

  粤东地区非遗民俗、古城老街等旅游资源丰富,古色古香的街区、精彩的非遗表演等,为假期文旅增色添彩。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潮州古城内的游客惊喜地发现,一场以韩江为画布、以广济桥为舞台的文旅大秀拉开帷幕。随着潮州大锣鼓韵律响起,16名鲤鱼舞演员在桥上翩然起舞,数艘灯船从江心缓缓驶过,船上民乐悠扬,“府楼猴”形象的人偶和汉服演员在船上挥手致意。

  活动主办方潮州文旅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场夜间非遗文化秀,更是推动潮州旅游从“过境游”向“过夜游”的关键一步。

  随着夜色渐深,古城各处悄然绽放更多文化景致。镇海楼新开“夜游”模式,游客穿梭于“艺、景、器、集”四大展区,打卡古今交融的体验。在府城英歌舞体验馆内,游客上台耍英歌槌,体验传统艺术魅力。

  在汕头,全市景区、文化场馆推出超200项文旅活动,涵盖非遗、民俗、文化展出等,为游客奉上丰盛的文旅大餐。

  在汕头国际会展中心,一连举办7天的华夏民俗文化周暨潮汕民俗文化博览会全景式展现潮汕文化。博览会上,沉浸式民俗互动剧《潮汕人的一生》浓缩展现一名潮汕人生命中7个重要节点(出生、入学、金榜题名、结婚、祝寿等)的礼仪民俗。

梅州举办中秋游园会,烧火龙表演点燃全场热情。    黄志程 摄

梅州举办中秋游园会,烧火龙表演点燃全场热情。    黄志程 摄

  在小公园开埠区、龙眼南路等汕头网红景点,非遗表演已成为节假日的必看项目。英歌舞、舞龙舞狮、二十四节令鼓等潮汕民俗演出轮番上演。其中,机器人AI英歌舞融合传统与创新,表演别具韵味。

  汕头潮阳还参与录制2025年大湾区非遗中秋晚会,吸引众多游客观看,整场晚会于6日中秋夜在电视上播出。晚会上,实力唱将与运动健儿纷纷登台献艺,并集中展示英歌舞、笛套音乐、潮阳剪纸、潮剧等10余项非遗项目。

  千年古城焕新颜,粤东古邑揭阳古城国庆迎来文旅热。在学宫广场,英歌舞、潮剧唱段、舞龙舞狮等惠民演出传承千年潮韵;在中山路骑楼街区,“修旧如旧”的连片拱廊、精美的雕花灰塑重现昔日风貌,成为游客打卡的文化新地标;街区内老商号“南华昌”“许盛利”“陈协兴”等重迎宾客,激活了老城商业的新生机。据统计,国庆前5天,揭阳古城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撒盐了!”随着一声响亮的吆喝,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将粗盐抛向窑顶,噼啪爆鸣声中,火苗骤然窜高,映红了村民和游客的脸庞。6日中秋夜,潮汕各地的烧瓦窑民俗增添了节日氛围感。在潮州枫溪镇湖厦村,一座7.5米高、直径3.3米的瓦窑塔在月光下矗立,迸发出震撼的火光。据介绍,烧瓦窑起源于古时驱虫祈福,也有一说起源于抗击外来侵略,该习俗在当地传袭已久,瓦窑也由村民集资捐建。

  在汕尾,“非遗+体育”成为国庆文旅的亮点。3日,2025年汕尾市镇街足球超级联赛开赛。赛前,英歌舞、麒麟舞队员们在绿茵场上表演一次攻防大战,英歌舞队员摆开防守姿态,麒麟舞队员施展灵动身影带球突破,“非遗足球”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国庆期间,汕尾陆丰“文明集市”在陆丰碣石镇玄武山旅游区火热举行,现场设置非遗展示区,中秋夜推出鱼灯舞、醒狮、渔歌等表演,文化韵味十足。

  张俊 唐楚生 黄津 李娇 唐音 陈立楷 陈斐仪 余丹 黄嘉锋 黄品 陈锦煌 陈保良 张冰纯

  统筹:谷立辉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卢绍聪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