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要把日子过得像金柚一样又甜又美

梅州南福金柚种植基地果农和农技人员感恩奋进

2025-11-09 12:00 来源:南方日报

  殷切寄语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党和政府要继续加强对老区的政策扶持,老区广大干部群众要齐心协力、奋发图强。

  立冬时节,金柚飘香。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的南福金柚种植基地,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

  11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福金柚种植基地,在展示厅听取广东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汇报,察看柚子及其加工产品、文创产品。总书记走进果林,同果农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令大家十分激动、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将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做大做强金柚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把日子过得像金柚一样又甜又美。

  “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的收成”

  梅州是中国金柚之乡,“梅县金柚”202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认证,其种植历史已有100多年。

  作为集生产示范、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024年南福金柚种植基地种植金柚5000多亩,产量约2500万斤,产值约5750万元;种植户440户,通过种植金柚人均年增收2.88万元,占全部收入超80%。

  眼下,正值金柚收获季节,果农们忙着采摘柚果。总书记走进果林,梅州市委常委、梅县区委书记凌云在旁汇报本地金柚产业发展和带动果农增收情况。“听了汇报后,总书记叮嘱我们一定要发展好金柚产业。”凌云说。

  目前,梅县区金柚种植面积近28万亩,柚农5万多户,依托金柚产业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占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金柚已成为梅县农民的“致富果”。

  看到总书记来了,正忙着采摘金柚的南福村党总支书记黄开志和果农们纷纷围拢过去。

  “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的收成。”黄开志说,“我们汇报今年好的金柚1斤能卖3块多,除去肥料等成本,每亩能赚1万元,好柚子不愁卖。”

  得知今年金柚喜获丰收、销路畅通,总书记十分高兴。黄开志说:“柚子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乡村面貌也日新月异,感恩党的好政策。”

  “柚子全身都是宝”

  在基地里,采摘后的金柚“坐”上专属“过山车”,从山上转运到山下。一条小轨道,藏着金柚产业发展的“大智慧”。

  梅县区雁洋镇党群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谢庆丰介绍,采用山地轨道运输机运输柚子,效率是人工的好几倍。“700斤的柚子,从山上挑到山下,要8个工人,用时40分钟,而使用轨道运输机,一次就行,还不到10分钟。”

  智慧农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翅膀。基地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施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智慧管理,为金柚种植“保驾护航”。

  柚子酥、柚花茶、金柚啤酒、金柚果脯……走进基地的金柚智慧科技展厅,琳琅满目的柚类加工产品映入眼帘,这是当地多年来推动柚果精深加工的成果。

  “从展示厅出来,总书记来到果林,我向总书记介绍自己是种柚子的,也建立了品牌。”梅县区金柚协会会长、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永生介绍,金柚鲜果的季节性强,要做强柚产业,就需要全产业链布局。

  “从果肉到果皮,从花到叶,柚子全身都是宝,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全果资源化利用。”李永生说,“总书记给我们加油打气,让我们信心十足,接下来我们将积极链接各方资源,加强装备研制,努力打造科技感十足、附加值满满的深加工产业链。”

  “让金柚成为富民兴村的‘致富果’”

  “总书记和蔼可亲,是我们的知心人。”回忆起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场景,南福村果农杨钦新难掩激动之情。

  今年63岁的杨钦新,是种植柚子的“老把式”,见证了村里种植柚子的变化。“以前靠肩挑背扛,现在有了设备,节省了人力,产量和收入也高了。”

  如今,杨钦新家里的柚子树从最初的20棵,发展到400棵,每年收入达15万元。靠着种柚子,他将孩子们抚养长大,还买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同样干劲十足的,还有果农黄裕亮。总书记来到果林时,他正在采摘柚子。“总书记来看望大家,询问得很仔细,真切感受到总书记的人民情怀。”黄裕亮回忆道。

  看中家乡金柚产业的发展潜力,2012年,黄裕亮辞职返乡,成为一名果农。“有了总书记的鼓励,我们更有信心把柚种好。”黄裕亮说。

  一颗小柚子,撬动大产业。近年来,作为全域原中央苏区,梅州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发展柚产业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梅州柚品质做优、品牌做大,凝心聚力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目前,梅州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9亿元,带动10余万农户增收致富,全国每五个柚子,就有一个产自梅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4月,总书记在茂名柏桥村视察,特地看了当地的荔枝种植园和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这次视察,总书记再次关注广东的“致富果”,了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总书记对乡村‘土特产’的关注,让我们备受鼓舞。”凌云说,接下来将继续抓好梅州金柚这个产业,让金柚成为富民兴村的“致富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砥砺奋进

  南福村党总支书记黄开志: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总书记很亲切和蔼,很关注金柚的产量、销路,也十分关心我们农民的收入高不高、生活过得好不好。”说起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经历,南福村党总支书记黄开志难掩激动的心情,也让他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对“三农”的深厚感情。

  目前,正是金柚采摘季节。除了果农在柚园采摘,农技员也经常来到果林,教果农如何科学采果、修剪枝叶、施肥,以保证明年丰产。

  “作为村干部,同时也是一名果农,深刻感受到金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精准扶持。”黄开志说,村里将宽阔的马路修到果园里,方便柚果运输,金柚丰收季,相关部门还会想方设法帮果农拓宽销路。“这些强有力的支持,都让果农们更有底气。”

  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这为南福金柚种植基地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黄开志说,村里柚子种植面积大、周边环境优美,推动金柚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将通过开办强村公司、盘活村中空地建停车场、开设更多民宿等举措,吸引更多游客来柚园观光游览,不断提升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南方日报记者 汪祥波 张俊 张盛良 魏丽文 张柳青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陈海敏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