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过寒露,近日广州的夜,仍然是热风扑面。这几天,漫步在羊城的商场街巷,可以明显感受到不同面孔的外国人多了。
这是10月15日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的“溢出效应”。数以万计的参展商和采购商云集于此,带动了展会之外的消费热潮。
来到非洲、中东商人聚集的广州小北路一带,许多西餐厅的门外,排起长队的是清一色的异国面孔,店员忙得不亦乐乎。几家餐厅的店员告诉记者,凭借同乡间的口耳相传,附近的餐馆在广交会期间常常爆满,日营业额会达到往日的数倍,十月对他们来说就是“黄金月”。
多名外国人在一家土耳其餐厅外排队。新华社记者王军伟 摄
在洒德餐厅最热闹的时候,连露天位置都坐满了大快朵颐的客人。也门老板阿曼不停地与来自中东国家的顾客拥抱、握手,同时亲自为客人点单、传菜。这家店开了25年,每届广交会都像一次老友固定聚会、广交新友的机会。
在义乌从事外贸工作的阿萨兰,和阿曼一样,都是曾留学于中国的也门人,毕业后在中国扎根。他参加广交会,既是寻找五金行业的合作伙伴,也来见见阿曼这位老友。
广交会,有广交朋友、互利天下之意。白天,展馆里人潮奔流;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变成了消费流量。
为把人气流量变成经济增量,广州市也下足了功夫。广交会启幕当晚,广州白天鹅宾馆组织500架无人机表演点亮珠江夜空,众多客商乘船夜游。他们在杯酒言欢间,感受岭南风光与科技之美。宾馆总经理林镇海说,在广交会第一期内全部实现满房,海外住客占比约90%。有的酒店安排免费大巴接送,“欢迎广交会客商”的广告语不时可见……
商场自然不能错过这波流量,除了优化退税服务外,有的商场还与酒店合作,通过专车服务抓住客流。在一家全球运动品牌卖场,提着大包小包的外国客人络绎不绝,不少人还挂着采购商证。多家品牌店员表示,卖场在客商间的知名度高,广交会期间的夜晚,外国客人“买买买”的热情高涨,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都提升了。
中国的科技产品也是外籍采购商的消费热点。天环广场大疆店内,来自塞尔维亚的乔维卡·拉森迪克专程来看新款运动相机,“我一直有记录运动的习惯,想选款性价比高的专业设备。”
外籍客人在选购电子产品。新华社记者钟焯 摄
在一家华为门店里,10多名外国顾客正体验产品,有人还用纸笔认真记下参数与价格。店员钟海康说:“广交会期间来的外国客人‘数都数不过来’,店里最受欢迎的是智能穿戴产品。一些客人到店加了微信后,还会线上复购,我们直接送货到他们住的酒店。”
白天,展馆里,此起彼伏的洽谈声见证着全球贸易的脉动;夜间,大街小巷,涌动的四海宾朋,是世界对中国的热烈拥抱。(记者王军伟、钟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