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日晚的十五运会开幕式上,许多人都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三个机器人整齐划一地敲响铜句鑃仿制品,现代科技让两千年前的声音回响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
这是优必选科技在今年7月推出的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也是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
诞生不久就登上十五运会开幕式的舞台,Walker S2机器人究竟为何被“选中”?南方+记者专访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为你揭秘。
三台机器人象征粤港澳三地
三个月前,优必选科技得知“被选中”的消息。此前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比对了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并对优必选科技全系列人形机器人进行了考察,“郎昆导演带队考察了三次,开幕式团队又陆续到访五六次,反复敲定细节。”谭旻回忆道。
确定选中优必选Walker S2机器人后,导演组带领优必选团队前往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实地观摩这套1983年出土的越族打击乐器。谭旻说:“当时在现场感受很深刻,已经能预想到,当机器人‘敲响’2000年前的声音时,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都将在这一刻共鸣。”

Walker S2人形机器人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彩排现场。
此后优必选科技历时一个月复刻制作了这套铜句鑃模型。在10月15日优必选团队正式入驻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开幕式准备前,团队一直反复使用这套铜句鑃模型训练机器人,每隔两三天发送训练视频给导演组观看,每周导演组团队都派人前来实地观看机器人训练情况,进行动作指导。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最初只安排了一个机器人敲铜句鑃仿制品。仿制品一套共8件,模拟演示时常常出现机器人忙碌得手指翻飞,“‘敲完这个敲那个’的情景,导演组团队一行人就在旁边围观,有点像最近很火的‘鸡排哥’。”谭旻笑称。
但考虑到此次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在与导演团队沟通商量后,最终决定选用三台机器人,三台机器人分别代表粤港澳三地。
对机器人要求精度高
在许多观众眼中,人形机器人敲击乐器或许只是一次简单的交互动作,但实际上,每一次敲击的力度、落点的细微变化,都将直接影响最终音色的呈现。
谭旻回忆,导演组对Walker S2机器人敲击的精度要求极为严格。在团队入驻奥体中心体育场后,导演组多次现场确认机器人的敲击位置。“我印象特别深,几位导演轮番俯身趴在铜句鑃仿制品上,近距离观察机器人每一次敲击的位置高低及敲击力度是否准确。”
然而,实现这样的精准敲击并非易事,背后是对多项技术难点的突破,也正是优必选机器人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与单台机器人独立演奏不同,三台机器人协同敲击对同步控制和精度提出更高挑战。作为国内首款采用纯RGB双目视觉方案的工业级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接近人类双眼的立体视觉感知能力。

Walker S2人形机器人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彩排现场。
一组数据可说明其精度:铜句鑃仿制品最大者通高64厘米、重40公斤,最小者高36.8厘米、重10.75公斤。三台Walker S2需要运用其全身力位混合控制技术,结合高精度视觉识别系统,实现毫米级的敲击定位精度(±2毫米)与毫秒级的动作同步(10毫秒内),并以媲美人类乐师的稳定力度(误差不超过10%)精准自主激活其独特音色。
此外,在可容纳数万人的开幕式场馆中,人形机器人还需应对复杂光线、舞台信号与LED屏幕等多重干扰。谭旻表示,依托人形机器人背后的自主识别定位、实时轨迹规划等核心算法,Walker S2能够在这样高度动态的现场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实现“毫米级”精准敲击。
谭旻还透露,十五运会期间,部分赛事项目将采用Walker S2机器人参与颁奖环节。目前,十五运会赛事运行指挥中心(MOC)与主媒体中心(MPC)已分别部署Walker S2和Walker C,承担嘉宾接待任务,并可实现握手、比心等自主互动功能。
采写:南方+记者 赵媛媛
摄影:南方+记者 张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