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珠海拱北口岸的人流中总有内地小伙黎炜轩的身影,他匆匆通关后,便前往澳门的法式餐厅开启工作。如今的他,从娴熟布置餐具到流畅介绍菜品,服务专业而体贴。
“这里收入好,还能提升英语、接触全球餐饮文化。”回顾在澳门扎根的2年,黎炜轩感慨不已,而手中那本含内地与澳门双重认证的证书,正是他职业发展的“金钥匙”。
近年来,珠海紧扣“澳门所需、珠海所能”,聚焦粤澳规则机制“软联通”,推动组建珠澳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累计开展“请澳来珠”“送教入澳”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完成“直接采认”“一试多证”评价互认超2000人,以“人才通”助力两地人员实现生活就业“心联通”。
一套考核 多地认可
“在内地接待客人,注重餐饮氛围的营造。在澳门,则强调个性化服务,如服务全程要记住客人姓氏。‘一试三证’的考核会涵盖这些差异点,以适应不同需求,提升考生的就业竞争力。”横琴星乐度星旅酒店餐饮部副经理、“一试三证”导师程燕介绍。
程燕一语道出了珠澳技能人才流动的“旧难题”与“新解法”。以往,尽管珠澳地缘相近、产业互补,却因技能评价标准不一、证书互不认可,制约人才流动与产业协同。
2021年,珠海市抢抓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社会化改革的历史机遇,主动联合澳门签订《推动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框架协议》。2022年8月,首个“粤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在横琴挂牌成立,首批36名考生通过“一试多证”考核,同时获得内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澳门职业能力证明书和澳门MORS证书,成为制度创新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对比以往的社会培训、证书考核方式,“一试多证”模式实现了系统性创新。粤澳双方共同组织派出专家协商研讨,从评价规范、考题设计到考核方式全程协同,既保留内地体系的严谨性,又吸纳澳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经验,构建起“一套考核、多地认可”的人才评价新机制。
2023年,国内首家区域性技能人才评价联盟——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正式成立;次年,该联盟升级为珠澳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联盟成立以来,成员单位增至127家,含澳门机构27家、横琴机构13家,实现人才培养培训场地、师资、技术、标准、资金等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请澳来珠 送教入澳
“这张证书不仅是对技术的认可,更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就业平台,让我对大湾区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2024年珠澳琴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师项目冠军章馥楠感慨道。
自2022年起,珠海、澳门、横琴不断创新“一赛多地”联合办赛机制,每年举办珠澳琴职业技能大赛。2024年,大赛首次由珠澳琴三地共同筹划、同步宣传、同步征集、共同遴选竞赛项目,330名参赛选手获得内地与澳门技能证书,实现“一赛多证”,澳门还首次为内地选手颁发职业能力证明书,打破“赛事认证地域限制”。2025年,大赛进一步扩容至12个项目,涵盖酒店接待、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等,逐步打响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技能赛事品牌。
在人才培育上,珠海市建成珠澳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示范基地,设立内地与澳门人力资源合作培训中心,开展澳门青年来珠技能实践活动,创新“请澳来珠”“送教入澳”引才育才机制,累计开展技能人才培训超2万人次。
2月24日,内地首个覆盖多工种的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培训中心在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揭牌,可为在校生及社会从业人员提供国际标准化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服务。
据悉,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是最早引入MORS认证体系的内地学校之一。目前,该校师生中已有超过3100人次考取MORS相关证书,向澳门输送各专业人才超3000名。
南方日报记者 吴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