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三季报正式揭晓——GDP同比增长4.1%,经济体量突破10.5万亿元,清晰勾勒出广东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轨迹。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省会、经济强市,广州在新旧动能转换深度调整的当下,把握住加速成长的新兴动能,坚定扛起“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南方日报推出“全运年·透视广州三季报”,梳理广州经济发展背后勾勒出的超大城市转型新关键支点,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探索。
讲真,广州越来越年轻了。
春招的火热还没走远,秋招的大幕上月又隆重拉开,广州不断刷新赴外招聘的“最高规格”。随着演艺、游戏等新兴消费业态层出不穷,与即将到来的全运会共同掀起一座城的青春风暴。
今年7月,时隔十年再度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列为重点任务。在这场城市转型浪潮中,广州以独特的节奏证明:一线城市的底蕴,总在关键时刻显露实力。
“北上广”,这个超越地理概念的名词,曾代表着年轻人对更广阔世界、更前沿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演艺之城、游戏之城等的新兴竞争日趋激烈。年轻态、潮流感带来的创新矢量,仍将靶心锁定广州。不断被看见、被吸引的城市魅力,让人感叹:“这依旧很北上广!”
抢人,就要抢最年轻的
从春天到秋天,广州“揽人”力度只增不减。
9月23日,广州再次强势出手——由11个区、9个市直单位组成的“引才天团”,走进清华、北大等25所目标院校,三天举行21场专场招聘会。
据统计,此次启动的秋季招聘,广州已组织近2000家次企事业单位,释放超9万个优质岗位。

“N城联动秋招活动”清华大学招聘现场。
规模背后,是广州作为经济大市、产业强市的深厚底蕴,有实力、有能力为青年学子提供广阔舞台。
从脱口秀演员到自动驾驶新人,赵晓卉跨界加入头部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印证了城市为多元人才提供无限可能;
从“湾区居民”到“广州公仆”,刘延鑫、黄钊逸等港澳籍青年通过定向招录成为政府公职人员,展现出广州打破制度壁垒的开放胸襟;从北大硕士到项目骨干,何郎志在广州公交集团快速成长,证明这座城市能为精英人才提供施展所学的实践场。
去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15.1万,排名全国第二。据“七普”数据,2020年广州青年人口数量约71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约38%,在超特大城市中位列第3。
抢年轻人,广州是认真的。当一座城市成为人才的“强磁场”,其发展边界便将不可估量。
为什么这么潮?
年轻人来了,只是上半场,留下他们需要与之匹配的城市生态。潮流,就是广州瞄准的关键。
演出市场的繁荣是观察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今年国庆期间的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3天吸引约9万名乐迷,其中七成为19至34岁青年群体。
近些年,广州演出市场持续走旺,2023年广州大中型演出数量和来穗举办演唱会的演出艺人数量双双位居全国第一,“全国演唱会第一城”实至名归。
前不久,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电影《日掛中天》荣获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这部充满“广州元素”的电影,既是由广州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又获得广州市电影产业专项扶持经费资助,还主要在广州完成取景拍摄,真实反映了广州热力十足的演艺市场。

《日掛中天》剧照。
在潮流世界,广州还是“中国游戏第一城”。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406.67亿元,占全国的43.2%。
去年以来,广州两款游戏在海外爆火,库洛游戏的《鸣潮》全球下载量突破5000万,被苹果CEO库克公开点赞;深蓝《第五人格》则成功入选2026亚运会电竞项目。
广州的科韵路被称为中国“游戏第一街”,全长仅11公里,却创造出了市值超千亿元的行业奇迹。如今,这里已经从“一条街”发展为“一片谷”,计划分两期开发广州“游戏谷”项目,总用地面积超6万平方米。
当空间变大,产业的想象力也更大了一些。“潮流感”走出“上扬线”,正是广州经济发展的新晋动力。
广州永远年轻
城市的年轻化,体现在发展理念的升级中。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已经在“爆改”广州。
90%老场馆升级,291个品质项目,“不建新地标、专注微改造”的办赛原则,反映了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战略转变,也不断让老城“逆生长”。
珠江畔,改造提升城市“客厅”,构建融城市景观、商业街区、都市休闲于一体的创意生活体验场景。城市里,地铁、城轨、高快速路、慢行系统等59个项目开工,全面优化现代化交通环境体系。街巷内,匠心打造100个可“席地而坐”的环境卫生精品示范区,大街小巷满眼新意。

广州塔和海心桥。
从六运“造新城”到十五运“微改造”,广州深知:大型赛事对城市功能的淬炼,远超体育本身。全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更让城市在“动态转化”中更加年轻。

让城市永葆年轻态这件事,广州一直没落下。
《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谋划建设老广州、新广州和未来广州,塑造展现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高品质空间。
在老广州,老工业区功能转型升级、老商业区业态转型升级、老旧街区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用“绣花”功夫,一针一线将千年文脉、城市记忆与时代新潮、发展动能精密缝合。
在新广州,以门户枢纽、产业集聚、智慧宜居为三大支点,打造城市发展的产业创新高地。
在未来广州,湾区之心喊出口号:“建设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暖服务力争3年内引进5万名大学生创新创业。
从人到城,广州的年轻范便是一线城市的显著标识。这就是广州——它或许低调,但不断寻找、更新那份全国涌向“北上广”的活力魅力。
这座城市,就很“北上广”。
策划:龚晶 陈思勤
统筹:柳时强
采写:南方+记者 周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