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板上追风 竞出新赛道:惠州以制造为基、赛事为媒、生态为翼,打造中国滑板之都

2025-11-12 08:33 来源:南方日报

  11月10—11日,为期两天的十五运会滑板比赛,更是让这座城市燃动无限活力。滑板腾空跃起的弧线,是运动员对青春最炙热的回响。

  赛场外,惠州正以制造为基、赛事为媒、场地为翼,新建一批滑板专业场地,打响“惠州滑板”全球高端制造名片,“滑”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向中国滑板之都阔步迈进。

男子碗池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一批滑板专业场地将建成开放

  在惠州寻根滑板文化,不得不提惠州西枝江畔的下埔滨江公园。作为广东省十大文化广场之一,这里可谓老一代惠州人的“精神粮仓”,也是一代又一代滑板少年的热血天堂。

  早在20多年前,每当夜幕降临,在下埔滨江公园广场开阔的空地上,常有滑板爱好者聚集在这里练习招式,互相切磋技艺,用滑板的轨迹勾勒出青春的动感与活力,精彩的高难度动作引得众多路人驻足观看。

  随着滑板悄然走红,在惠州全市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不乏炫酷追风的滑板少年,不时能看到他们踩着滑板从身边经过。高级玩家甚至将滑板作为代步工具,还会利用栏杆、楼梯、平台练习高难度动作。

  令滑板爱好者感到振奋的是,惠州正在新建一批专业滑板场地。在仲恺高新区,五一公园、御湖公园、双岗公园的滑板场地已经建成开放。

  在惠城区,惠州体育馆外围滑板场已经建成,正在公开招标运营商,近期将对外开放;正在建设的惠州市儿童公园,号称“全龄亲子运动天堂”,同样规划有约2600平方米的极限滑板运动区,设置了专业碗池和街式两个独立赛道,预计年底开门迎客。

  鹿江乐园、七女湖体育公园的滑板场地也在加紧建设。其中,七女湖体育公园滑板场占地约1440平方米,创新融合碗池与街式区道具,突破传统分离设计,同时规划适合各水平滑手的障碍物及速滑区域,充分满足不同技术层级滑手的使用需求。

  这些滑板场地将街头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将成为滑板爱好者尽情施展才艺、释放激情的理想乐园。在惠州板上追风,将越来越不缺“场”。

  一名资深滑板从业人士建议,在专业滑板场地的支撑之下,惠州不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举办县区级、市级的滑板综合比赛,逐步建立具有惠州特色的滑板竞赛体系,带动更多爱好者以赛促练,提升全市轮滑整体竞技水平。

  全市近2万人长期参与滑板运动

  随着滑板迈入职业赛道,成为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以后,在惠州吸引了近2万名爱好者和追随者,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业运动员。

  得益于“省市共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惠州成为广东省滑板队伍的重要训练基地,培养出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郑好好、最年轻的亚运冠军陈烨,十五运会冠军潘家杰、邹明珂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专业赛道人才济济,业余赛道同样在发力。11月6日晚,在惠州市区的VBOY滑板学校惠州校区,近10名少年在这里训练。他们带着头盔、护具,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自己的动作,一次次摔倒之后,一次次捡起滑板从头练过,诠释着不服输、不放弃的滑板精神。

  “站在滑板上,我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丢掉了烦恼。”今年9岁的郑淳中,3年前在堂姐的影响下爱上滑板,开始滑板训练生涯。如今上四年级的他,每周要来VBOY滑板学校上四节课,闲暇之余也会来这里训练,现已加入惠州市滑板队。

  练滑板,哪有不受伤的。今年10月参加在江西赣州举行的‌2025年中国崇义乡村滑板大赛时,郑淳中就不小心摔倒导致腰部受伤,而训练时的磕碰更是稀松平常——“受伤不算什么,练成大招就开心了”。郑淳中小小的身板里,藏着大大的梦想:一直坚持滑下去,学会更多大招,驰骋滑板场,未来争取加入广东省滑板队,成为一名专业滑板运动员。

  “惠州校区学员从最初20人到现在已超千人,场地面积扩大至1500平方米,陆续向市滑板队、省滑板队输送了近10个好苗子。”VBOY滑板学校惠州校区校长武粤洋告诉记者,这里的滑板学员不止有年轻人,不少陪练家长也主动加入,年纪最大的是60多岁的爷爷奶奶,惠州滑板大有可为。

  “东莞全国篮球城市的名片深入人心,发展路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武粤洋看来,惠州要借用新媒体讲好滑板故事,宣传滑板运动的潮玩时尚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参与并热爱滑板运动,展现惠州的青春活力与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打造“惠州滑板”全球高端制造名片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更是展现城市“体育+制造”实力的秀场。

  正在打造中国滑板之都的惠州,滑板制造的实力不容小觑——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14岁中国小将崔宸曦所使用的紫色滑板产自本土企业——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在惠州深耕20余年的杰诚,从最初的中低档下游板片商,逐步成长为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专业滑板工厂,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杰诚总经理杜勇斌介绍,杰诚作为第一起草人参与标准制定了《滑板》团体标准,如今成功抢占了全球高端市场35%—40%份额。

  滑板运动热,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军“滑板圈”。惠州各地分布着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轮滑及滑板运动器材制造企业,产业链高度集聚、国际竞争力显著,是全球高端滑板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

  从业人士赖女士坦言,惠州滑板企业主要为国际一线滑板品牌代工生产,自主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建议当地政府引导、扶持企业培育发展本土滑板品牌,推动传统制造向“生产+服务”的高附加值模式转型,打造“惠州滑板”全球高端制造名片,为滑板之都奠定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

  以滑板制造为基础,惠州体育装备制造业跑出加速度、站上新风口,孕育了近500家体育装备制造企业,涌现出喜德盛自行车、萨瓦运动、海德网球等一批业内享有盛誉的大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致力打造超200亿元规模的时尚运动制造产业集群。

  未来,在这座新兴的中国滑板之都,滑板不仅属于赛场的滑板运动员,还属于爱好者,属于观众,属于所有热爱滑板的人。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糜朝霞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战报

  十五运会竞体项目滑板决赛收官

  惠州滑手收获3金1铜

  板上追风,巅峰对决。11月11日,十五运会竞体项目滑板决赛在惠州收官,来自全国各地的17支代表队、60名选手同场竞技,惠州选手陈烨、邹明珂、潘家杰分获男子碗池、女子碗池、男子街式冠军。

  本届赛事设男子碗池、女子碗池、男子街式、女子街式四个小项,共产生4枚金牌。赛场可谓名将与新秀的“新老对话”,潘家杰、崔宸曦等名将虽面临挑战,仍展现出扎实的功底;邹明珂、郑好好等新生代小将快速成长,在全运赛场赛出实力,为滑板竞技注入新活力。

  作为国内滑板项目的“领头羊”,广东共派出12人出战,实现满额参赛。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广东队选手稳扎稳打,最终揽获3金1银1铜,其中惠州滑手就获得3金1铜。

  碗池比赛运动员每人均有3轮比赛机会,每轮45秒/人。裁判根据动作高度、速度、地形利用能力打分,三轮中最高分计入最终成绩。惠州碗池场地不仅集合经典道具,还融合了特色道具——三角火山,让滑手在走线路时有更多选择。

  首场比赛男子碗池决赛中,广东队选手、杭州亚运会金牌得主陈烨,凭借流畅的线路衔接、精准的动作控制与稳健的落地表现,二战全运实现个人首金。湖北队张永超、福建队吴博文获得银牌和铜牌。

  在随后举行的女子碗池决赛中,选手们不畏劲敌、顽强拼搏,即使失误也毫不气馁,迅速调整状态重新投入比赛。广东队两名年仅13岁的“小孩姐”表现出色,此次全运首秀就成功站上领奖台,其中邹明珂勇夺冠军,郑好好摘铜。

  在街式决赛中,选手在包含楼梯、坡面、斜台、斜杆等道具的模拟街道场地中,开展两轮线路和五轮技巧赛。选手比拼滑行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利用障碍物做出最拿手的高难度动作,一个最高分的线路赛分加两个最高的“大绝招”分数总和决定最终排名。

  来自广东队的陕西全运会亚军潘家杰,在男子街式决赛中凭借精准的平衡感和出色的爆发力,顺利完成“Nollie invert hellflip fs boardslide”“Kickflip fs blunt”两个高难度动作,引发观众鼓掌欢呼的同时,收获个人全运首金。刚满13岁的广东小将林泓豪,右手打着石膏参赛,最终获得第5名的成绩。

  收官之战女子街式决赛中,山东队崔宸曦在两轮线路赛中奠定优势,大绝招表现同样优秀,以247.15的总分遥遥领先,提前锁定金牌。广东队14岁小将朱沅铃虽然在线路赛中排位落后,但凭借大绝招“Switch nose grind”夺得全场最高分91.05分,最终实现反超成功夺得亚军。上海队洪韵发挥稳定获得季军,广东队曾文蕙总排名第七。

  南方日报记者 糜朝霞 张国威

  见习记者 徐安童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