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5分钟“种”出新软骨!大湾区首批软骨再生手术落地公立医院

2025-10-27 20:33 来源:南方+

  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表面,就像是天然“缓冲垫”,让骨头活动更顺滑,是保证人体正常运动的关键“零部件”。然而,软骨结构缺乏血液、血管和神经支持,一旦损伤极难恢复。

  在我国,每年仅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超过500万,若未及时干预,超30%会在10年内发展为骨关节炎,严重的甚至要进行关节置换。

  近期,依托“港澳药械通”政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暨大附一院”)完成粤港澳大湾区公立三甲医院首批3例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CF)手术,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带来新选择。

1

  5分钟构建软骨再生支架

  10月上旬,暨大附一院运动医学科郑小飞、李劼若团队为一名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实施CF手术;第二天,该院足踝外科主任医师侯辉歌团队也完成1例踝关节CF手术。

  李劼若介绍,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是一种可吸收的胶原蛋白植入物,注射后5分钟内就能快速形成稳定的生物支架,牢固粘附在损伤处,并与周围软骨无缝连接,吸引软骨细胞迁移,促进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蛋白,进而形成完整的再生软骨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简单来说,注入的软骨再生胶原蛋白填充支架,就像在人的关节处建起了一栋房子,吸引软骨细胞进入并不断“繁衍”,最终长出新的软骨组织。

  侯辉歌指出,CF的优势在于其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Ⅰ型胶原蛋白是人体软骨的主要成分,植入后能快速诱导细胞分化,形成接近天然的透明软骨。”他提到,CF的固化特性,使其能修复常规手段难以触及的病变区域,如踝关节深部缺损。

  而对于临床医生而言,CF的“即用性”也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无需制备自体细胞或复杂器械,双腔注射系统确保材料均匀分布,降低了手术难度。”李劼若说。

  CF技术的引入,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提供了更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65岁以下患者可选择

  篮球运动爱好者陈先生是首批受益者之一。半年前,他因膝关节反复疼痛辗转多家医院,跑步时像“踩着碎玻璃”,保守治疗无效后,来到暨大附一院检查发现,他的髌股关节Ⅲ-Ⅳ级软骨缺损。

  医院多学科团队评估认为,陈先生运动需求强烈,且期望半年内重返运动场,传统微骨折手术或人工材料植入均非最优解。最终,团队决定采用CF技术。

  手术在关节镜下完成,切口仅5毫米,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现在,陈先生的术后康复进展顺利,不久后就能恢复运动。

  以往的关节软骨修复,如软骨移植,需从别的关节处“借来”软骨组织,经打磨后放入缺损处;还有微骨折术,是在软骨下骨钻孔,促使骨髓内的干细胞和生长因子释放,形成纤维软骨组织覆盖缺损区域。

  “但这些方式损伤大、恢复慢,且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骨再生。”郑小飞解释,CF是直接为软骨再生提供“脚手架”。

  那么,该技术的受众群体是哪些?

  郑小飞指出,这项技术尤其适合年轻、运动需求高的患者,但超过65岁的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CF已在欧洲、亚洲等地区累计应用超2万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获国际认可。

  暨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吴昊表示,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精准治疗方案,让患者能够更快地重返正常生活。

  南方+记者 刘汉能

  通讯员 王雪 张灿城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卢绍聪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