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数字经济”大幅增长 新质生产力领跑全国

8年时间,广东经营主体总量从1000万户突破2000万户

2025-09-09 07:32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广东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2000.19万户,较2024年末净增95.31万户,增长5%,占全国1/10,经营主体总量稳居全国第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量背后的结构变化。全省登记在册企业率先突破9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值为0.83∶1。和去年同期相比,全省新设“四新经济”企业41.46万户,占全省新设企业总量37.92%。

  经济大省挑大梁。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0万户,是广东勇挑大梁的生动体现,助力中国经济航船在新的征途上劈波斩浪。从1000万户到2000万户,广东用了8年时间。经营主体结构变化的背后也凸显广东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向新而行。

  数量提升与结构优化并行

  新设“数字经济”企业16.76万户

  时间回到8年前。

  2017年11月22日,广东省实有市场主体总量官宣突破1000万户,成为全国首个破千万的省份,实有市场主体总量以及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实有户数均位居全国第一。

  从企业占比看,2017年,我省企业实有户数占市场主体总量的40.69%。今年,全省登记在册企业率先突破900万户,占比约为45%。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值为0.83∶1。

  “这更能说明2000万户背后的含金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表示,当数量到达一定阶段之后,经营主体的质量更加重要,也是下一步广东需要提升的方向。

  从今年的具体数据看,也能看到结构的优化。全省新设“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41.46万户,占全省新设企业总量37.92%。

  “四新”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技术融合创新紧密相关,其占比的提高,说明我省发展含“新”量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那就是新设“数字经济”企业16.76万户,同比大幅增长25.41%,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数字湾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1%,连续9年领跑全国。

  林江还特别关注到广东在有效防范经营主体虚增风险方面的举措。

  在提升准入效率的同时,广东更加注重发展秩序与安全,通过加强经营主体实名认证、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有效防范经营主体虚增风险,1000万元以下规模的新设公司占比达98%,经营主体结构更趋合理。

  “从1000万户到2000万户,广东不是盲目在数量上提升,而是更注重企业的质量,通过多种措施来防范经营主体虚增。”林江说。

  民企外企齐增长

  广东成全球资本“优选项”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一直以来都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

  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全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组织1925.17万户,同比增长6.47%,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的96.45%。其中私营企业834.53万户,同比增长10.6%;个体工商户1090.64万户,同比增长3.52%。

  外商投资信心也在持续增强。广东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通过创新“湾区注册”改革、试点香港简化版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实行澳资企业“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跨境登记便利度显著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8月末,全省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达23万户,较2024年末净增1.5万户,增长6.97%。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地”,大湾区内地九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5万户,占全省新设外资企业总量的97.73%,区域集聚效应显著。

  今年,美国单方面推出的关税措施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加剧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但广东依然是外资信赖的“避风港”。广东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1.7万家,同比增长32.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6.7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领跑东部主要经济大省。

  今年初,广东就提出大力实施“一把手”抓招商,扎实办好“投资广东”100场以上产业链招商活动。在去年出台新一轮外资专项激励政策的基础上,广东今年进一步加码出台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提升、外资研发中心落户等专项政策。

  “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也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投资。”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于市场机制灵活,吸引外资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活力强的企业。这些外企和本地民企进行合作,也助推一批新兴企业的诞生。”林江表示,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的提升,未来或将诞生更多的经营主体。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产业发展为经营主体提供沃土

  不久前,“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两个好消息时间相距不远,其背后原因亦有相通之处,即“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共同推动。

  在广东,改革的方向就是政府和企业在不断“对齐颗粒度”,企业需要什么,政府就往哪个方向改。

  开办企业的速度要快。广东以改革攻坚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天办结”,市场准入更加便捷高效。有个数据是,在广东开公司的时间已经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

  开办的流程要简单。在广东,开办企业98%的手续流程在网上就能搞定。广东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持续消除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确保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要安心发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东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规范涉企收费,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让企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

  企业要有成长空间。广东积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培育“耐心资本”,建立“尽职免责”制度,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此前深圳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一家初创型民营企业在深圳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平均速度快1.05年。

  根据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广东连续4年荣获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5年全国领先。

  在广东的产业发展当中,还存在集聚发展的现象。一家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成长出一片新的产业集群。

  从产业规模上看,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202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从产业门类看,广东已形成了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从产业体系上看,广东一二三产业发展均衡,上下游供应链完整,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15个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拥有覆盖原材料供应到高端制造的全产业链。

  在广州开发区,作为广东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视源股份就吸引了137家新型显示规上企业在广州开发区聚集,2024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

  在白明看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为高新技术的生根发芽提供沃土。“这不仅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还催生滋养了一批高端服务企业,这也是广东经营主体增长的原因之一。”

  新的节点,新的征程。珠江水畔,属于广东企业的奋斗故事仍在书写。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