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粤式生活”

2025-10-16 07:47 来源:南方日报

  10月14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表彰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民族工作。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以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力做好我省民族工作,奋力开创广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并提出“让城市更好接纳各族群众,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等要求。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确保全省民族工作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进步,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刻认识走在前列的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阔图谱上,广东因其活力和包容,格外引人注目。一直以来,秉持着“来了就是广东人”的理念,广东积极吸纳各族群众就业创业,优化公共服务资源,一视同仁创造更好发展条件,促进各族群众在广东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目前,广东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552万人,是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新起点上,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努力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国民族工作大局上走在前、作表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广东56个民族成分齐全,有瑶、壮、回、满、畲等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生互补、共同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互鉴交融,高质量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促进各族干部群众树牢中国心、铸牢中华魂,不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从全省层面提出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到各地各部门协同联动把《广东省全面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落实,再到广深莞等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对口帮扶见效,广东正举全省之力续写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要坚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镇村规划建设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不断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下功夫做精“土特产”、吃好“生态饭”、打好“文旅牌”,推动民族地区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夯实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广东通过推动各民族群众流动融居,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在学校推广普及“混合教学、混合住宿、共同用餐”办学模式等措施,在促进各民族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嵌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此次受表彰的众多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正是实践中的杰出代表。要向先进看齐,扎实做好各项城市民族工作,创建各民族共融社会,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让城市更好接纳各族群众,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不仅是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事情,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广东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同样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相关部门要履职尽责、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更好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南方日报评论员

编辑:陈榕   责任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