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粤桂奏响“产业协奏曲”

共建产业园区125个,产业集聚效应达600亿元产值

2025-09-10 07:57 来源:南方日报

  2024年以来,粤桂协作地区共建产业园区125个,打造8个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600亿元产值的产业集聚效应。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统筹下,两地产业协作逐步从“输血式”帮扶“造血式”共赢、从单一产业转移全产业链协同转变,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

  去年以来新增投产企业787家

  “得知家乡有这么好的政策,今年1月我果断把广东的生产线迁过来!”河池市都安科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是都安电子玩具产业园的首批入驻企业,公司总经理韦东是都安人。这家粤企从项目签约到设备安装调试再到正式投产,仅耗时2个月。

  韦东看中了当地明晰的产业发展规划。当地政府以粤桂协作为抓手,多次率队到东部沿海地区考察招商,最终确立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的电子玩具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打造承接平台,重点建设都安电子玩具产业园,逐步形成上下游协同、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促进协作发展同频共振。

  深圳福田区、广西上林县围绕共建福林产业园,召开对口联席会议3次、工作调度会10次,联合制定共建方案,打造新能源、电子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及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有6家企业签约,已为55个村集体分红34.5万元。

  为增强吸引力,多个园区还积极发挥政策倾斜支持优势,筑巢引凤。茂名三市组团结对帮扶忻城,拨付粤桂东西部财政资金604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5个;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帮扶资金243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个。

  百色市田阳区依托深百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对入驻园区的东部企业实行6个月租金减半、设备补贴等支持;投入粤桂协作资金400万元购买20台立式加工中心机设备,将设备租赁给入驻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2024年以来,粤桂协作地区新增投产企业787家,到位投资额达246亿元;共建产业园区125个,打造8个特色产业集群。在优良的营商环境、完善的政策体系的赋能下,一个个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强链延链实现产业蝶变

  深百飞地经济产业园借助粤桂协作机制,目前已招引4家东部企业入驻,其中深圳企业3家。这4家企业均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铝精深加工企业,与园区内其他企业形成铝产业上下游贯通、高效衔接的发展格局,助推百色铝产业精深加工集聚发展和打造光伏新能源高地。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底,园区完成投资合计约1.9亿元,实现工业产值8.33亿元,全年预计实现总产值15亿元;未来2年内实现达产满产后,总产值将达30亿元。

  忻城茧丝绸产业园缫丝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排排自动化缫丝设备正有序运转。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园区桑蚕产业由“小散弱”向现代化产业转变。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小红介绍,园区依托粤桂产业协作优势,以“龙头企业+高校+村党支部+村民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构建起桑蚕养殖、茧丝加工、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体系,年加工茧超1.4万吨。

  从重大项目到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圈,“滚雪球”效应的背后,除了龙头企业带动,还离不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产业延链补链,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产业集群,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如今,粤桂产业协作迈向互利共赢的深度融合发展新阶段。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表示,随着重点补链强链项目引入,当地产业链持续整合升级,形成“研发在广东、制造在广西、市场在大湾区”的产业生态;通过“飞地经济”等创新模式,两地逐步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科技赋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技术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粤桂协作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挥广东在人才、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激发当地企业创新活力。

  忻城县创新“蚕种银行”制度,向农户提供优质四龄蚕种和全程技术托管服务,农户养殖成活率由75%提高至90%以上,亩桑效益增加30%—40%。依托粤桂协作科技团队,靖西市也在加强百香果种植技术的指导,给群众传授百香果种植关键技术。

  依托粤桂两地协作,绿色低碳经济助力传统产业转型,产业“含绿量”与日俱增。置身于百色现代林业田阳区产业园,厂房顶连片的光伏设备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支撑企业日常生产,一年可降低用电成本达50万元,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立足当地丰富的风、光、水资源优势,田阳区投入粤桂协作资金超649万元,以屋顶光伏项目打造绿色低碳生态经济园区;投入协作资金170万元建成百色首个智能光伏+先进储能+液冷超充新能源示范站,打造从绿色发电到高效用电的新能源示范样板点。

  谢治菊建议,下一步两地要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合作,打造“广西原料+广东加工+大湾区市场”模式,共建粤桂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推动广东科技成果在广西产业化。

  南方日报记者 曾良科 黄进 张令

  见习记者 王悦阳

编辑:李卓凡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