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十五运会帆船赛开幕!汕尾乘风破浪正当时

2025-10-19 17:29 来源:南方+

  10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帆船项目启动仪式在汕尾红海湾举行,来自广东、山东、浙江、四川等17个省份(地区)的队伍参赛,228名运动员将向10个竞赛小项的金牌发起冲击。

  作为本次赛事的东道主,汕尾推动“海上运动+海洋文化+滨海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借助十五运会契机,以“坐着高铁来赶海,跟着赛事来旅行”为主题推出47项文旅体活动,全力推动体育、文旅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从碧波银沙到帆板冲浪,从非遗古韵到海洋文明,汕尾不仅仅是逐梦深蓝的竞技场,更是全民扬帆的潮流圣地,充分展示其深厚的红色文化、海洋资源与城市活力。

  这一刻,千帆待发,众志成城,碧海为台,风帆为笔,汕尾以海洋之名,向全国展现一场体育与人文交织的盛事。

  抓“天时”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10月至1月,汕尾是全世界风力、风季最好的地方。”帆板世界冠军陈佩娜的评价道出了汕尾优越的风力条件。

  秋日的汕尾天高云淡,海域风能资源丰富、品质良好,年平均风速可达9.2m/s,风功率密度等级可达5—6级,海风的年可利用小时数约3700小时,具有风速高、容量大、效益好、运行稳的特点,为帆船比赛提供了绝佳的“天时”,同时也向全国展示其办赛能力与海洋体育发展决心的“高光时刻”。

  依托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汕尾曾多次承办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水上赛事,如1996年亚太地区帆板锦标赛暨奥运精英赛、第八届省运会帆板赛、第九届全运会帆船帆板赛、第14届亚洲帆船锦标赛、广州第16届亚运会帆船帆板比赛等大型水上赛事,这是汕尾承办海上运动赛事的名气与底气。

  而本次赛事是汕尾继2020年全国帆船49erFX锦标赛后,时隔5年再次正式举办全国性的大型帆船赛事,也意味着汕尾凭借十五运会的东风,让这片蓝色赛场再次亮相全国舞台。

  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在现场致辞中表示,这次承办十五运会帆船赛事,不仅是汕尾的“又一荣光”,更是让更多人认识汕尾、了解汕尾、走进汕尾的“出圈时刻”。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汕尾秉承“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赛事筹备,精细化完善城市功能,精致化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创造最好条件、营造最优环境、打造最佳赛区。期待通过这次赛事,让汕尾那一抹深蓝的魅力、踏浪追梦的激情,激励每一个参赛者勇往直前,让“中国海上运动之都”“中国滨海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更加耀眼夺目。

  占“地利”

  用好一片海,擦亮一张牌

  这片蓝色海洋是本次赛事的天然赛场,更是汕尾作为东道主展现其独特地理优势的舞台。

  “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水域开阔、风大浪小,青少年在这里开展帆船帆板运动都很安全。”在十多年的帆船帆板运动生涯中,来自湛江的教练员翁容崇见识过全国各地的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品清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汕尾拥有海洋面积2.39万平方公里,位列全省第一;海岸线长达467公里,位居全省第二。作为亚洲第二大、中国第一大潟湖,汕尾品清湖水域面积达22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杭州西湖,不但是避风良港,还兼具海的壮阔与湖的宁谧。全年平均气温22.8℃更是擦亮了“冬养汕尾”的旅游品牌,每年都有一大批北方的“房车族”到汕尾过冬。

  为了用好这颗“蓝色宝石”,汕尾创新打造“跳岛游”IP,开拓集观光、潜海体验、海洋运动、科普、美食、滨海运动于一体的跳岛观光旅游;“小岛改造”文旅综合项目正稳步推进;保利金町湾、古堡咖啡、风车岛、石群岛等景点也围绕海景布局,融入非遗和现代潮流元素;今年的汕尾冲浪公开赛暨冲浪音乐嘉年华更是创新消费场景,实现“浪花+音符”的有益尝试。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汕尾全市接待游客242.98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22.79%(以下对比均按此口径);实现旅游收入17.02亿元,增长25.79%,并与丽江、大理、柳州、南京等知名旅游城市共同跻身“高德扫街榜烟火城市榜”TOP10,化身文旅界的“黑马”,这背后离不开汕尾对海的“一往情深”。

  帆船冲浪、赶海跳岛、沙滩派对……从看海到出海,从赶海再到“玩海”,汕尾始终致力于打造“中国海上运动之都”“中国滨海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品牌。

  重“人和”

  聚好一股力,事业一片新

  赛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和”。从交通管控到现场仪式,从赛事组织到人员安排,从贴心服务到应急处理,汕尾举全市之力,每一个环节都层层把关,多维立体的精心筹备充分体现了汕尾办赛的诚意和能力。

  首先是组织力量。场馆设施的专业升级,构筑了赛事保障的硬支撑。作为十五运会帆船项目的核心场馆,位于红海湾的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不断升级改造,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已完成防坡堤修复,赛事接待中心、船库及冲水平台升级等关键工程。改造后的场馆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不仅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竞赛场地,更配套了运动员公寓、500人规模餐厅、体能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室外网球场、沙滩排球场等辅助设施,更能满足赛事、训练与全民健身的多重需求。这种“专业竞赛+综合服务+全民共享”的场馆布局,真正实现“赛事惠民”。

  此外,赛事筹备体系健全,272名工作人员、198名技术官员、110名核心志愿者全员到岗,三轮培训精准到位,确保指令畅通、执行有力。

  其次是保障到位。赛事期间,安保部围绕赛事核心区每天投入安保执勤力量446人次。在海上,海事、海警、海洋综合执法等多部门联动,对赛事海域实行阶段性封航和警戒,每天将安排5艘执法船艇在比赛海域周边开展警戒和海上交通管控,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水上安保救援网络。在岸上,2支专业医疗队随时待命,4个临时医疗点保驾护航;全新的“一主一备”气象站与相控阵雷达,为赛事提供分钟级精准预报。

  更重要的是上下同心。汕尾处处营造出“全民迎全运”的热烈氛围,从十五运主题打卡点,到会场彩旗飘扬,再到近百处电子屏循环展播,整座城市都为全运沸腾。启动仪式上,甲子英歌舞的雄浑豪迈与钱鼓舞的柔美婉转,更将海陆丰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赛事期间,汕尾巧妙地将体育与文旅融合,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线路,让运动员和观众在竞技之余,能深度体验“山海湖城”的独特魅力,实现“体育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文创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全民扬帆迎全运,乘风破浪正当时!十五运会帆船项目的启动,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妙融合。在汕尾红海湾的碧波之上,每一片帆影都在追逐梦想,每一次破浪都在点燃激情。汕尾,正以最美的海、最真的心和最足的劲,与全国运动健儿一起勇立潮头,劈波斩浪!

  南方+记者 陈保良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于艳彬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