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某学校一张与“秋假”安排相关的截图,引起家长关注。部分家长也在询问学校:放不放“秋假”,怎么放“秋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有学校正在探索放不放、怎么放“秋假”和“春假”。
广州有学校计划放“春秋假”
教育部门:“放不放”不能“一刀切”
各区、各学段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近日,有家长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透露,其孩子就读的广州市某小学,在家长会上就学校计划中的“秋游加项目式学习”方案,向家长征询意见。
据介绍,该小学计划推出为期5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传统秋游与项目式学习结合,让学生在户外场景中完成探究任务。家长也可根据学生和家庭的需求和情况,自主安排5天假期,但要配合学校履行相关手续。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说明活动设想后,目前该校在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具体实施方案仍在进一步完善中。
对于为期5天的“秋游加项目式学习”,家长认为,这相当于放“秋假”。
关于春秋假安排方面的政策,据悉,目前广州市教育局在《2025-2026学年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历》中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关安排请于当学期开学前报市教育局备案”。截至目前,广州市教育局暂未收到区或学校的报备。
对于鼓励中小学放春秋假的具体规定,广州市教育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州市对于中小学设置春秋假持审慎和开放的态度。目前,广州市并未在全市层面统一强制或广泛推行春秋假制度,也未明确表示鼓励或反对,而是强调不搞“一刀切”,支持各区、各学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对于家长关心的监护安排、收费管理等问题,广州市教育局也指出,“春秋假的设置不仅仅是调整校历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协同配合。例如,家长的监护安排、我国现行的劳动休假制度、家校共育的理念落实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环境等,都需要综合考量。我们理解,学校在考虑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校外活动收费管理、学生假期安全保障等具体问题。对于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将密切关注各方面的探索情况,积极研究,并在必要时推动出台相应的配套指引或措施,确保任何假期安排都安全、有序、有益于学生成长。”
学校:“怎么放”不能“一刀切”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多种选择
今年3月26日,广州市玉岩中学310名初一学生迎来为期5天的“春假”(包括周末两天)。在学校组织下,同学们前往中山、珠海两地,开展为期3天2晚的研学实践活动。此举让玉岩中学成为广州市公办中学中首个试行“春假”的学校。当时,校方考虑到暂时缺乏组织大型研学活动的经验,因此先在初一尝试开展,并计划到下学期再在其他非毕业年级开展。
据了解,目前该校正在制定“秋假”计划,可能于今年11月中下旬开展,为期5天(包括周末2天)。在学校的计划中,此次不只局限于初一年级,初二、初三、高一、高二等年级的学生也将放“秋假”。
此次秋假将与此前的春假类似,学校将设计多条秋假研学路线,供各个年级的学生选择。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要学生向学校提交申请和佐证材料,就可获得学校对此次秋假研学活动的补贴。
拒绝“一刀切”,尊重学生多元选择,是该校实行“春秋假”的原则之一。除了学校组织的秋假研学活动以外,学生和家长也可自行选择、安排秋假的假期内容,比如家庭出游、体验职业生涯活动、体验乡村农耕生活等。如果学生和家长不选择这些安排,学生也可在校自习,学校将提供食宿,并安排专人负责。
据介绍,玉岩中学已把“春秋假”定为学校的品牌活动。该校将把春秋假打造为固定的校园大型活动,并纳入学校整体管理。学校将逐步落实春秋假的实施计划,将春秋假作为学校的育人项目进行策划,力求让每个春秋假都成为具有意义的“行走的课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泽楷、林欣潼、魏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