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香港发现一枚二战遗留炸弹!6000名市民紧急疏散

2025-09-20 10:34 来源:南方+

如何处理战时遗留炸弹?香港爆炸品处理专家:切开后尝试销毁 来源:N视频

  9月19日上午11时15分,香港鰂鱼涌滨海街16至22号一建筑工地发现一枚战时炸弹。香港警方接报后封锁附近一带道路,通知爆炸品处理课人员到场处理,并紧急疏散共18栋大厦、约1900户6000名市民,多辆消防车也在场戒备。20日凌晨2时,警方在确认疏散工作完成后,将启动炸弹处理程序。

香港警方接报后封锁附近一带道路

香港警方接报后封锁附近一带道路

  据东区警区指挥官总警司陈天柱介绍,爆炸品处理课(EOD)专家到场检查后,发现该炸弹为二战时期遗留下的空投炸弹,炸弹长约1.5米,重约1000磅。经专家评估,该炸弹有极高性能及危险性,因此需要紧急疏散周边共18栋大厦、约1900户市民。根据目前的计划,疏散工作预计在20日凌晨2时完成,在确认18栋大厦内无任何居民后,警方才会启动炸弹处理程序。

炸弹为二战时期遗留下的空投炸弹

炸弹为二战时期遗留下的空投炸弹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高级警司李展超表示,警方会先尝试以切割的方式拆解炸弹,检查是否能够安全地将其分离,从而暴露内部的TNT炸药。随后,警方会尝试以焚烧的方式销毁炸药,目的是在消耗炸药的同时,确保炸弹不会发生爆炸。

  据李展超透露,处理此枚炸弹的最大风险在于拆解前无法完全了解内部状况。而经过长年累月的自然侵蚀,炸药可能变得极为敏感。在焚烧过程中,炸药可能因高温或其他因素突然爆炸,例如点燃时即刻引爆,或在燃烧过程中因炸弹本身产生高温而爆炸。

  为了确保安全,警方采取相关措施,首要任务是疏散受影响区域内的所有居民,确保在处理炸弹时无人留在危险范围内;其次是在炸弹周边设置大量沙包或水沙包,以减少爆炸碎片的扩散并降低温度影响,从而减低潜在风险。

  据警方预计,整个炸弹处理过程将在开始后12小时内完成,并在20日日间恢复社区的正常运作,包括解除封路、恢复交通安排,以及让居民重新使用相关设施。

  南方+记者 陈彧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