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州创新推动危旧房自主更新 中心城区原拆原建项目加速

2025-09-18 08:08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城市更新的中心工作正在回归中心城区。当前,越秀、海珠、荔湾等老城区分别启动了老房原址重建,打造自主更新样板项目,一幕幕“老房有喜”的故事正在上演。

  广州市积极探索老城区危旧房原拆原建、自主更新模式,着力破解居民参与不足、资金筹措困难、审批流程复杂等难题,在全省率先推出花都区集群街2号、新华坊的自主更新成功案例。

  目前,全市已完成自主更新改造项目5个,正在推进和前期阶段项目12个,有力推动存量住宅提质增效和人居环境改善。越来越多“老破小”有了原地蝶变的机会,黉桥·小石集、得胜岗、鹤园小区等项目有序推进,发挥试点示范带动力,推动片区功能优化、环境改善和业态升级。

  一次改造补齐生活“短板”

  作为广东省首个居民出资的原拆原建项目,集群街2号备受关注。家住集群街2号的马姨,仅需5分钟便可走完食材、日用品的消费半径。

  重建后的家里家外,让老街坊们直呼“大变样”。从70年代筒子楼到户型方正、厨卫独立的商品楼,一次自主更新让这里的危房顿时增值。

  花都区通过原拆原建拯救危房实现多维效益,让广州的老街坊们看到了希望。广州不少老房子因楼龄久远、维护不善,或成为危房存在安全隐患,或人居环境跟不上时代步伐,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继集群街2号试点项目成功后,广州市加强政策创新,率先出台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制定以自主更新推动城镇危旧房原拆原建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全流程建设指引,积极探索危旧房原拆原建改造路径。

  其中,越秀区“黉桥·小石集”项目即将竣工,采取“企业+居民”小连片自主更新模式,创新思路增容扩面完善公服配套。市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多宗地改造、消防通道宽度不足、产权登记、委托与报建等问题,同时推动小石集合理增容提质,提高原住民生活品质。

  广州市坚持适度“松绑”,适当降低报建门槛,支持住宅成套化改造,允许适当增加建筑面积,简化审批流程,开辟危旧房原拆原建改造“快车道”。原拆原建项目不仅补齐了独立厨卫、公共空间等“短板”,更实现了“增容不增户”。

  “要我改”到“我要改”,核心在惠民

  注重以人为本是原拆原建项目的根本,专注在地居民生活需求,同时照顾他们的成本收益,为其资产增值、生活提质。广州引导业主承担主要改造成本,探索形成多主体筹资机制,妥善解决临迁安置等问题,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原拆原建项目最难的环节便是做通人的工作,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这需要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广州实践“业主出一点、企业投一点、政府补一点”的筹资模式,保障项目得以顺畅推进。

  小石集项目用好危旧房改造办法,及模块化建筑6%容积率激励的政策红利,推动“原拆原建”同步增容,激励业主包括权属单位北秀公司出资改造;得胜岗为公房租户腾挪到面积更大的住宅中,将原址重建项目进行设计优化,同时扩容周边小学、道路,将片区公共利益最大化……

  根据“一栋一策”的原则,广州在政策创新、灵活安置等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以惠民利好推动居民从“要我改”到“我要改”,逐步转变老街坊们的人居理念。

  综观杭州、北京、南京等全国部分成功案例,坚持“增容不增户”原则合理让渡部分利益,是激励居民参与的重要举措。从租户到业主,更提升了居民当家主人翁意识和对在地住所的归属感。未来,自主更新面临的资金压力、增容压力、协商治理压力,仍是亟待政策创新才能解开的连环扣。

  南方日报记者 郎慧

编辑:朱文婷   责任编辑:卢绍聪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