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十五运会广东、香港、澳门赛区在广州召开十五运会志愿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赛事期间志愿服务的相关情况。
广东赛区
赛会服务将嵌入每个环节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王浩介绍,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已完成全周期培训打造专业服务队伍。经过层层选拔,十五运会广东赛区已完成3万名赛会志愿者招募组建工作。他们有一个昵称叫“小海豚”,来自全省17个承办地市、99所任务高校,其中389名志愿者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及外籍志愿者。目前,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及岗位实践演练正深入推进,各赛区结合赛事进程及竞赛项目特点,量身定制了“一赛事一场馆一方案”的培训计划,确保每位志愿者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成为赛事服务多面手。
在运行管理方面,广东赛区搭建了1096人的志愿者管理团队,主要包括赛会志愿者领队老师、赛会志愿服务工作督导团队等。建立每日志愿服务情况报送机制,依托志愿者网络管理系统“赛会志愿者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管理,确保志愿服务情况掌握及时、响应迅速、处置高效。
此外,广东赛区于今年6月启动城市侧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全省共启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970个,举办1.4万场城市志愿服务活动。
王浩说,赛会志愿者服务体系,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嵌入到赛事每个环节的精密网络。赛会志愿者会分为竞赛类志愿者、专项类志愿者、通用类志愿者3大类,并在此3大类框架下完成28个一级岗位、92个二级岗位的精准匹配,将实现赛时管理有序、服务高效。
王浩也提到,每一名志愿者都是赛会理念和城市风格的传播者。除了提供赛事服务,他们也将会成为城市的流动风景线。
香港赛区
设立青年志愿者
培养新一代服务精神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义工计划协作机构、香港志愿者协会项目总监黎伯均介绍香港赛区情况时说,香港在去年5月委托了义务工作发展局及香港志愿者协会作为义工计划的协作机构,负责策划、管理及宣传整个计划。自去年7月启动招募以来,报名人数超过3万人,最终选拔出的这支队伍年龄覆盖15岁至85岁的志愿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培养青年一代的服务精神,还专门设立了“青年志愿者”,吸引了1000多位15至17岁的中学生加入。
“通过严格选拔,我们组建了一支超过16000名志愿者的服务团队,当中包括约1600名志愿者领袖、大概5400名个人志愿者、接近8400名团体志愿者,以及超过1300名青年志愿者。”
黎伯均说,香港赛区主要就申请人的粤语及普通话的听讲能力、沟通应对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经甄选后的入选申请人需完成相关培训方获委任为香港赛区义工计划的一员,并确保他们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在培训上,考虑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委会是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香港赛区从今年3月就已经派人参与广东赛区特别为志愿者骨干成员举办的培训班,向经验丰富的广东志愿者培训团队取经。
澳门赛区
让志愿者工作
成为青年交流的平台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澳门赛区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胡友樾介绍,澳门赛区志愿者招募计划于2023年2月启动,随着赛事筹备进入最后阶段,已有3500名志愿者投入服务,分布于驻地酒店、赛事场馆、各接待口岸,协助接待、指引、咨询等多个环节。
为提高澳门赛区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澳门赛区所有志愿者均已完成系统性的基础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志愿者能力,将根据不同项目赛事需要,以专项培训增强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澳门赛区于10月11日举行志愿者誓师大会,激励志愿者以最佳状态迎接赛事挑战。
澳门赛区高度重视与广东赛区、香港赛区在志愿者工作中的协同联动,通过交流培训、观摩学习、资讯共用等多种方式,推动了三地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
“志愿者们将以专业服务和良好形象,成为展示大湾区团结协作的重要典范,增进三地之间的融合与友谊。”胡友樾说。
南方日报记者 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