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8届广交会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新疆锡伯渡成熟蜜有限公司展位上,原生态蜂巢色泽透亮,引得中外采购商纷纷驻足品尝。“上一届广交会我们收获颇丰,这次特意扩大展位、丰富品类,准备更加充分。”该公司创始人安传远说。
自130届广交会首设以来,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见证了无数地方特色产品从“深闺”走向“世界”,越来越多乡村企业借助这一“出海跳板”,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的产业活力与品牌自信。
外贸团队在广东,产业链条在乡村
在广交会上,广东企业不仅是“卖全球”的主力,更是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践行者。通过“总部在都市、基地在县域”的协作模式,粤企将国际订单、先进理念和产业链条延伸至对口帮扶地区,为乡村振兴注入外贸动能。
“我们这次主推小麦胚芽和菌菇类的燕麦片。”广州萃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郭新梅表示,公司在广州对口帮扶的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设厂,利用当地菌菇资源带动产业和就业,“三都工厂年产值约3000万元,还在持续扩张。我们希望把三都产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贵州乌蒙同心集团展位前,董事长高彩军正热情介绍贵州大方县的辣椒酱、刺梨饮品和特色炒饭米。作为东西部协作的典型,这家由广州招商引资到贵州毕节的企业,采用“广东总部+贵州基地”的模式,实现了粤黔优势资源的联动。
“我们的研发、外贸团队和营销中心都设在广东。”高彩军解释道,充分利用广东的外贸优势与渠道资源,公司有60%产品销往中东、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市场。“期待借助广交会,让全球客商都能了解并喜爱上贵州的优质农产品。”他说。
“县域企业逐渐被世界看见了”
当粤企搭建的桥梁通达四方,来自全国各地的乡土好物也得以在广交会的聚光灯下熠熠生辉。
西藏的虫草酒、重庆酉阳苗绣……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内,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特色好物琳琅满目。展区汇聚了超230家脱贫地区企业,共计258个展位,产品涵盖食品、纺织品、医疗保健品及体育旅游用品等16个类别。
“我们的产品零添加、低糖低脂,助消化。”广西融水元宝山苗润特色酒业总经理谢秀萍正用手机翻译软件,向印度客商介绍融水苗族自治县特产黑糯米黄酒。
尽管是首次参加广交会,谢秀萍带来的黑糯米黄酒、炒米茶和胚芽米已受到迪拜、日本、俄罗斯等多国客户关注。“先有一个开头,明年我们会更专业。”她信心满满。
而在新疆展位,安传远一边招呼客商试吃蜂蜜,一边讲述着他的“养蜂哲学”:“我的愿望就是让中国人吃到真的蜂蜜,让外国人也能说中国的蜂蜜好。”他的养蜂合作社拥有1.8万群蜜蜂,年产蜂蜜300—500吨。针对海外市场研发的坚果蜂蜜、玫瑰花蜂蜜等产品,尽管价格偏高,仍吸引了日本、伊朗、英国等多国采购商的目光。
“广交会不仅是一个展销平台,更是一扇窗口,我们这些县域企业也逐渐被世界看见了。”高彩军感慨道,“每接下一笔订单,每认识一个新客户,都让我们的‘出海’之路走得更远一点。”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王悦阳 记者 陈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