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与内地的交通往来越来越便利,以及双方不断出台港人内地养老的支持政策,近年越来越多的香港长者选择到内地养老,安享晚年。
香港特区立法会今年9月发布的《数据透视》指出,截至2024年,已有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香港老人选择在广东省定居,广州、佛山、中山等大湾区内地城市,是香港市民首选的养老目的地。
来自香港的林培洁、黄聘爱夫妇,一年前在经过多方考察后,最终选择入住位于广东佛山的养老院。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贴心的护理和完善的医疗条件,都让他们非常满意。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入住方式体现了目前港人“北上养老”的两种主要路径。黄女士为自费入住,而林先生则通过香港安老服务统一评估,可免费入住“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下的认可服务机构。
通过香港社会福利署推行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的香港老人,院舍的食宿费用、护理服务、个人照顾费用及基本医疗费用则均由香港特区政府承担。
在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的一家养老院,共有30名香港老人通过“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入住,83岁的胥爱彬就是其中之一。2025年3月,他获得试住半年的机会,体验不到一个月就决定正式入住。
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扩容
老人轮候时间大幅缩短
不少“北上养老”的香港市民通过“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安享晚年。为进一步缓解养老资源压力,近期,该计划认可的养老机构已增至24家,实现一年内两次扩容,缩短了香港老人的等候时间。
据了解,“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最初于2014年由香港社会福利署以试验计划形式推出,旨在缓解香港本地养老院的轮候压力。
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该计划新增9家养老机构为认可服务机构。连同原有院所,参与计划的养老机构总数已增至24家,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江门、肇庆8个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通过该计划,老人的轮候时间被大幅缩短。
申请成为认可服务机构,必须是在广东省民政厅评选的星级养老机构名单中获评四星或以上级别,且具备至少两年营运记录的机构。广东佛山的养老院在10年前开始接收香港老人,自2025年3月1日被纳入该计划后,前来参观和入住的香港老人明显增多。
市场需求旺盛
港资养老机构加速“北上”布局
面对日益增长的港人“北上”养老需求,港资养老服务企业纷纷加快在内地的布局。在广东佛山,某香港上市企业旗下子公司通过“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与内地公立养老机构合作开设了9家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在广东中山,一家港资养老公寓打破了封闭式传统模式,允许住户自由出入,整座大厦整合了医疗、商业与休闲服务等丰富的场景。
港人到内地养老,可享受香港特区政府提供的“广东计划”“综援长者广东及福建省养老计划”等现金津贴,并可在内地指定医疗机构使用香港长者医疗券。此外,港人还可以申请《港澳居民居住证》和智慧养老颐年卡,在内地享受更多福利。
港人到内地养老已成趋势,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则是推动港资企业北上布局的根本动力。期待在政商合力下,日后港人在内地养老可以过上更加便利、丰富、多元的好生活。
来源:总台央视新闻、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