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起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据国家疾控局网站消息,国家疾控局组织了相关专家,对宫颈癌预防、HPV疫苗接种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为何国家免疫规划HPV疫苗的目标人群为满13周岁女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安志杰说,我国将13周岁女孩确定为HPV疫苗免费接种的目标人群,是综合考虑保护效果、成本效益和可操作性的最优解。
从感染风险来看,HPV主要通过性行为感染,因此在感染几率增大之前,也就是发生性行为年龄之前,进行HPV疫苗接种,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最大限度发挥疫苗预防HPV感染的作用。
从免疫效果来看,相关研究表明,9—14岁女孩接种HPV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是15岁以上人群的2倍以上,而且保护效果可持续至少10年以上。因此,在13周岁接种HPV疫苗可以获得更高的抗体水平和更持久的保护效果。
参考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国内的多个省份实践经验,比如,多个国家,同样是为11—14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国内一些省份陆续将初中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纳入民生工程,目标人群覆盖已经超过千万,这些都验证了将13周岁女孩作为接种目标人群的可行性。
HPV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一起接种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王华庆说,这次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HPV疫苗的目标人群是13周岁女孩,各地将为年龄满13周岁的女孩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完成首剂接种后,间隔半年接种第二剂次。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间隔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
许多临床研究证据证明,HPV疫苗和其他疫苗(如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等)同时接种,没有发现有效性降低、安全性风险增加的情景。因此,国际共识是HPV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时接种要选择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注射器,如左上臂接种HPV疫苗,右上臂接种其他种类疫苗。
接种HPV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余文周说,国家免疫规划HPV疫苗的接种对象为未成年人,接种疫苗通常需要监护人,包括父亲、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陪同。
接种HPV疫苗后,可以用棉签轻轻按住接种部位,避免揉搓,并务必保证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回家后,适当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多喝水。如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局部反应,通常居家处理即可,如冷敷缓解疼痛等。如出现低热(小于38.5摄氏度)、乏力、食欲减退等情况,注意多休息。如出现严重不适,建议及时请医生诊治。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如何?与HPV感染有关系吗?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赵方辉说,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为15.1万例,死亡病例是5.6万例,相当于近4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诊断为宫颈癌,近1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对宫颈癌分年龄段分析发现,发病率在25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25岁以后逐渐上升,至50—54岁年龄组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近20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防控宫颈癌非常重要。
宫颈癌病因明确,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的。人乳头瘤病毒,就是我们常简称的HPV。感染高危型HPV并不等于得宫颈癌,但如果持续感染,就有可能发生上皮内瘤样病变,或者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教授乔友林说,在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病变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因素会“火上浇油”。如吸烟、初次性行为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器官/骨髓移植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等)。具有这些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发生HPV持续感染,进而患宫颈癌。
如何预防宫颈癌?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朱兰说,宫颈癌是可以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的。
首先,及时接种HPV疫苗能够预防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从而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全球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已上市的HPV疫苗可有效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的发生。
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是我们第二道防线。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没有接种HPV疫苗,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些人群需要定期的宫颈癌筛查。另外,HPV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不能清除已存在的HPV感染,也不能阻止已有病变的进展,所以仍需要定期的筛查。
如果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可通过及早的临床治疗、健康管理和康复支持等措施,减少宫颈癌导致死亡的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是我们防控宫颈癌的第三道防线。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叶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