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在广州白云鹤龙街,外卖骑手、快递员成了基层治理“合伙人”

2025-10-13 18:36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骆田子

  在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的大街小巷,一抹抹流动的“志愿红”正悄然改变着城市治理的图景。他们本是穿梭于楼宇之间的外卖骑手,如今却肩负起社情民意“信息员”、文明秩序“劝导员”、应急处突“前哨兵”的多重使命。这一深刻转变,源于鹤龙街党工委以党建引领,精准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创新打造“暖新社区”治理品牌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鹤龙街通过组织重构、资源整合与服务赋能的系统化改革,探索出一条“服务中融入治理、治理中反哺服务”的基层善治新路径,让城市的“奔跑者”找到了归属感,更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城市合伙人”。

  党建领航:从“管理对象”到“治理伙伴”的身份重构

  白云区鹤龙街地处广州中心城区北部,辖内拥有广州设计之都等重大产业平台,活跃着大量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他们联系松散、流动性强,如何将其有效组织起来,并将其独特的职业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曾是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鹤龙街党工委的破题之钥,始于筑牢组织纽带。针对辖区内31名在册流动党员及庞大的外卖骑手群体,鹤龙街创新成立外卖骑手流动党员党支部。这不仅是组织覆盖的形式创新,更是工作理念的深刻变革——从传统的管理思维,转向嵌入式服务与引领。

  依托这一坚强堡垒,“红骑手党员先锋岗”应运而生。党员骑手们主动亮明身份,在高效完成配送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文明劝导、安全隐患“随手拍”、社区突发情况预警等志愿服务。党组织成功整合辖区商业资源与公益力量,形成“党员带头、商户参与、骑手受益”的良性循环。这一模式将分散的个体有效凝聚,把服务对象的“痛点”精准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亮点”,为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了组织化、制度化的通道。

  机制创新:“爱心超市”打造可持续温暖驿站

  位于广州设计之都·时光汇的“鹤龙红骑手爱心超市”,看似寻常却内藏乾坤——这里不仅是物资补给站,更是骑手群体的“暖心枢纽”。

  超市创新采用“党建+商业联盟”模式,联合周边15家优质商铺构建“骑手友好商业网络”,为注册骑手提供专属折扣、免费饮水、应急药品等精准服务。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表示:“我们专门开通了骑手健康咨询绿色通道,他们工作时间紧张,遇到中暑或擦伤等情况能快速处理。”

  “三清单”工作法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骑手企业梳理需求清单、商户提供资源清单、社区党组织制定服务清单,形成需求-供给-落地的完整闭环。动态积分制则进一步激发参与热情:骑手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文明配送等积累积分,可兑换餐饮、日用品等实用商品与服务。

  “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歇脚,现在有地方喝水、充电,还能用参与社区服务积累的积分换杯奶茶。”饿了么骑手小李笑着说,“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了社区的一分子。”目前,该网络已吸引37名骑手注册成为核心成员,服务半径与影响力持续扩大,“爱心超市”从临时慰问点升级为可持续的社区互助平台。

  精神铸魂:红色基因融入新兴群体血脉

  服务新就业群体,鹤龙街既注重物质层面的关怀,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滋养与引领。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主题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质增效。

  在“九一八”这个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特殊日子,鹤龙街组织新兴领域群体党员、流动党员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集中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731》。观影现场庄严肃穆,活动伊始全体人员为抗战死难同胞默哀一分钟,这庄严仪式让红色教育直抵人心。朴朴超市的骑手、党员林永源在分享观后感时动情表示:“铭记历史,更要珍惜当下。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精神,为国家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将生命安全守护与红色精神传承相结合,是鹤龙街的创新实践。结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湾区同心,全运同行”主题,流动党员“急救地摊”走进阿道夫总部大楼。守护者急救医学培训中心的导师们本身也是流动党员,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企业职员讲解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关键技能,让参与者在掌握“黄金四分钟”救生本领的同时,深刻感受党员“为民服务,分秒必争”的使命担当。

  此前,在“八一”建军节期间,鹤龙街还组织了“小小急救狮”儿童安全课和《南京照相馆》红色观影活动,构建起涵盖党员、群众、家庭的多维教育体系,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治理增效:“移动探头”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鹤龙街的“暖新”实践,最终指向的是基层治理效能的实质性提升。新就业群体凭借其“走街串巷、贴近群众、覆盖全面”的职业特性,化身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和“流动前哨”,实现了从治理“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在夏季“两热”防控工作中,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在风险预警、信息收集等方面发挥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社区防控力量的有效补充。其间,街道对朴朴超市、饿了么等平台的250名骑手进行集中慰问,送上清凉饮品。这份关爱迅速转化为骑手们回馈社区的热情,形成“关爱—认同—参与”的良性互动。

  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到主动的治理参与者,鹤龙街新就业群体的角色转变日益清晰。“暖新社区”的系列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这一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巧妙地将他们吸纳进基层治理体系,形成“服务—融入—反馈—共建”的良性治理闭环。

  鹤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暖新社区”品牌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与外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努力打造更具包容性、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让每一位城市的“奔跑者”都能在鹤龙街找到温暖的港湾,成为城市发展的同行者。

  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富有活力的“鹤龙样本”,更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新就业群体与城市社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展现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骆田子

  通讯员 云鹤宣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