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到广东民营经济局成立,广东民营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助力高质量发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南方网、粤学习推出《民企向新力》系列报道,围绕人工智能、民营经济等话题,采访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传递企业声音、提振发展信心。今天推出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坚定信心,为未来投资》,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降低企业算力成本,构筑全球竞争技术优势,民营企业对未来投资坚定信心。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一定能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接受采访时表示,AI技术对中国科技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技术优势是中国企业出海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优势,期待进一步优化中国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
谈人工智能:DeepSeek大幅降低企业算力成本
近期,DeepSeek大模型广受关注。李东生表示,DeepSeek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中国企业创造了一种新的算力结构,和原本算力结构相比,只用了不到1/10的资源。“DeepSeek的诞生,让企业可以建设能力更强的算力中心,有力支撑企业的智能化。”
李东生解释,过去算力中心需要较高的建设成本。企业从成本效益来考虑,更多的是利用公共算力资源。由于企业不能把敏感数据放在公共算力中心,所以部分计算还是要在内部算力中心完成,这就影响了整体开发的速度。
他进一步透露,借助DeepSeek等模型的技术,TCL计划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大幅提升自身算力中心的能力。“经过初步计算,按照DeepSeek的算力架构,这个投资是我们能承受的。所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AI技术的发展,确实对中国科技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谈民企出海:技术优势是根本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保持竞争优势?李东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在诸多国际规则变化的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从单纯以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最大化,转向要兼顾各种因素,从单中心变成多中心,形成区域产业链或是单一国家产业链。”
他特别指出,在构建全球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科技能力变成非常重要的支点。“单纯的加工制造是无法构成竞争优势的,很重要的是技术有优势。”
作为民企出海的先驱,TCL的全球化战略已实施20多年,现已在全球各地形成五个业务管理总部。“海外业务在拓展,出口也在增长。海外业务把销量做大了,带动国内的核心器件、材料、装备的出口,这也是在反哺国内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谈民营经济:坚定信心,为未来投资
近年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到广东民营经济局成立,广东民营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长期扎根广东的民营企业家,李东生表示:“我自己一直是坚定信心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一定能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一直坚持为未来投资。民营经济也好,营商环境也好,我觉得大家对发展要坚定信心。”
科技制造业具有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属性,投入资本金大、回收周期较长,且需持续投资,亟需相应的权益性资本融资。为此,李东生建议对头部科技制造业提供资本市场的创新服务和支持,适度放宽股权融资限制,提高资本市场融资的可预期性。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慧诗
剪辑:张琪达
设计:武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