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畔,桥墩林立,江海交汇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作为连接南沙与东莞的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正加速推进,广东中行通过60亿元中长期贷款为其建设注入坚实金融动能。
与桥梁建设同步,一整套服务区域协同与规则衔接的金融体系,也在南沙加快成型,制度型开放正在从“施工图”走向“实景图”。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南沙金融30条”),标志着南沙在高水平开放与大湾区协同中的金融改革再进一步。
作为在南沙深耕多年的金融主力军,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广东中行”)在政策推出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聚焦科技创新、港澳协同、制度开放等维度,以实打实的资金支持和机制创新,持续服务国家战略精准落地。
立足大湾区 科技金融激发创新动能
今年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挂牌十周年。十年来,南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推动贸易、航运、金融、科技等各领域改革创新。
广东中行积极配合南沙区平台建设。受访者提供
作为“南沙金融30条”重点提出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数字产业、高端制造等领域正成为南沙金融赋能的主阵地。广东中行立足大湾区产业图谱与政策指向,持续推进“金融链”向创新“源头”延展,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在广州南沙,一家名为广东蘑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蘑菇物联”)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在通过智能算法为工业设备节能降碳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针对融资难问题,南沙中行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批复1000万元中期贷款,有效缓解企业阶段性支付压力,支持其持续进行技术攻关与产业协同。
蘑菇物联是中行服务“AI+制造”方向的一个缩影。截至4月底,广东中行科技贷款余额超2700亿元,为超1.8万家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其中,中行在广州地区通过“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机制累计入池近900亿元,市场占比超51%;南沙中行为近460家入池企业授信,金额占比超43%,在南沙银行中排名第一。
在制造业端,南沙中行为某新能源龙头车企核定授信总量45亿元,年国际结算量达6亿美元,形成覆盖整车制造、总部建设、员工发薪与购车分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并重点支持赋能芯粤能、暗物智能、中远海运新能源、中科宇航等一批南沙高新技术企业。截至一季度末,南沙中行高端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授信余额34亿元。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东中行为狮子洋通道项目提供全过程金融支持,自项目前期可研测绘阶段起即介入,率先核定60亿元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截至4月底,累计发放贷款超10亿元,为这项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双层过江通道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广东中行积极配合南沙区平台建设,与地方政府、孵化机构和科研单位协同联动,拓展服务渠道,打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与融资服务之间的通道,助力“新质生产力”向产业化加速落地。
协同港澳 打造“跨境生活圈”
从人才落地到企业运营,从教育医疗到日常支付,金融正融入港澳居民在南沙生活的方方面面。“南沙金融30条”提出,推动南沙在金融服务便利化、现代化、数字化方面实现突破,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广东中行依托南沙自贸区制度的创新优势,聚焦民生服务与跨境机制对接,不断拓展“跨境生活圈”的金融外延。
南沙中行持续完善服务港澳居民的便利化措施。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南沙中行持续完善服务港澳居民的便利化措施:在账户端,加强渠道建设,支持港澳客户自助开立个人结算账户,提供线上便利化薪酬购付汇服务,便利港澳居民个人资金结算;在支付端,率先为广州市首家粤港澳三方联营律师事务所提供便利化跨境结算,便利国际专业人士跨境执业,助力吸引高水平国际人才;在政务端,开展湾区社保通(又称跨境社保服务)合作项目,设立“港澳居民社保卡专窗”及社保经办服务点,提升对港澳居民的社保服务水平。
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也逐步形成系统化服务体系。南沙中行与港资房企建立按揭合作机制,重点面向港澳人士推出一站式置业服务;在港人子弟学校试点“智慧校园”金融平台,实现账户管理、缴费支付、代发薪一体化;在中大附一南沙医院试点“长者券”跨境医疗结算,并成为目前南沙唯一服务覆盖全部三甲医院的银行。
广州市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受访者供图
在金融服务模式上,南沙中行密切联动港澳等境外机构,开展跨境贸易融资业务超1500亿元,有效畅通资金、资产和资源在大湾区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开户易”“置业易”“理财通2.0”等特色产品升级,实现港澳居民从开户到资金调配的全流程线上化。
制度连接,服务直达。随着“南沙金融30条”进一步细化落地,跨境金融正从制度试点走向场景常态。
面向世界 打造制度型开放前沿阵地
随着“南沙金融30条”提出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广东中行持续推进跨境金融创新、国际资本引入与制度型金融试点落地,为南沙对外开放和产业引资提供系统金融支撑,率先实现了新政策下跨境支付便利化服务、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服务、航运特色金融服务、跨境资本流动服务及国际金融交流平台建设服务等创新首发。
广东中行为南沙对外开放和产业引资提供系统金融支撑。受访者供图
在跨境金融方面,广东中行加速推进金融科技赋能跨境支付服务升级,与广东首家外资支付机构“云汇支付”共建跨境人民币支付渠道。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服务海洋经济,落地航运船舶保税燃料油进口结算业务,为广州航运交易所提供“货币桥”跨境汇款,大力推动海运费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为广州南沙“国际航运枢纽”战略注入制度型金融动能。
通过把握南沙区域制度创新和金融改革等政策利好,结合集团全球化经营战略,广东中行成为全省首家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万亿的银行,并在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稳居市场首位。
在“一带一路”投资服务上,广东中行与南沙“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从项目立项到资金跨境的全流程服务。以某陶瓷品牌赴墨西哥投资项目为例,南沙中行为其提供了涵盖外汇登记、资金汇出、货币兑换等关键环节的金融支持,金额达4.5亿元。
在航运枢纽建设上,广东中行为广州港南沙港务、近洋港口等航运物流枢纽企业核定授信总额超75亿元。此外,为广州港集团及旗下南沙港区、佛山高明港区、中山港等项目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近年来已累计投放超20亿元贷款,并协助集团开展跨境结算、贸易融资、数字人民币等业务,为南沙国际航运金融创新提供系统支撑。
制度型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面向境外投资者,广东中行配合推动多家基金公司落地南沙跨境投资试点项目,完善投资资金引入机制,助力建设国际投资合作平台。目前,南沙中行已协助多家企业在南沙获批QFLP额度,总金额超90亿元。
绿色金融是制度突破的重要方向。广东中行连续多年协助广东省政府在澳门、香港发行人民币绿色债券,构建了与离岸市场联通的制度样板。截至4月底,绿色贷款余额超过3800亿元,五年年均增速超过60%。
当前,南沙肩负制度型开放试验示范的重要使命,背后离不开强韧的金融支点与系统支撑。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紧扣“南沙金融30条”,夯实南沙高水平开放的金融基础,为南沙高水平开放提供稳定金融支撑,助力南沙成为融通三地、面向世界的制度创新高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杨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