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升级转型蹄疾步稳,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透过我国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五大亮点共同勾勒出中国经济承压前行、稳中提质的发展图景。这份“成绩单”既印证了宏观政策的精准有效,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深层韧性与光明前景。
生产稳中有进,创新驱动显著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制造业增长5.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均保持较快增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1-8月份集成电路制造、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这表明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创新驱动战略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稳步推进。
工业与服务业协同回升,不仅反映宏观政策显效,更体现中国经济正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说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动能逐步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
消费持续恢复,结构优化升级
8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消费市场持续回暖。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显示出服务消费增长动力较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部分类别商品销售增长较快,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用电器、文化办公用品、体育娱乐用品等零售增速显著提升。同时,暑期消费市场活跃度较高,文旅消费持续升温,体育赛事、电影演出等领域表现突出。此外,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业态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丰富了消费市场供给。
消费市场的复苏不仅得益于短期政策的刺激,更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模式转变的长期趋势。当前,消费正从以商品消费为主向以服务消费为主升级,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表明中国内需市场正在向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方向稳步发展。
投资结构优化,民间投资显现韧性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5%,整体投资保持平稳。从结构上看,制造业投资增长5.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呈下降态势,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3.0%,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尤为突出。同时,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投资数据的结构性变化反映出经济内生动力的积极调整。制造业投资维持较高增速,民间投资在部分行业呈现回暖,表明市场预期逐步改善,内生增长动力正在稳步增强。
外贸韧性增强,结构持续优化
8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增长4.8%,进口增长1.7%。机电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1%。
在外需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依然保持增长,充分体现其韧性和竞争力。贸易伙伴多元化、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表明中国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应对全球经贸格局变化。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与去年(2024年)同期持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方面,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由降转平,同比降幅收窄。这些数据反映出消费市场活力正在逐步恢复。就业形势的稳定以及物价的平稳运行,为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进而增强了市场信心,促进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结语:稳健前行 光芒绽放
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韧性凸显、结构优化的答卷。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3%,核心CPI连续4个月上涨,这些数据既展现出宏观政策的显效,也昭示着新质生产力的加速成长。
正如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所言,“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支撑高质量发展有利条件较多。”我国拥有庞大内需市场、完备产业体系、高素质人才等坚实基础,创新驱动、消费结构升级、投资结构优化等积极趋势正汇聚成强大发展动力。中国经济必能跨越荆棘,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绽放更耀眼光芒,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更多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稳健前行。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