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珠江流域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结合实际创新实践,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水创新举措和特色经验。记者近日从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了解到,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做法,珠江委组织开展了珠江流域节水实践案例征集工作,经推荐申报和专家评审,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等地10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
探索节水优先与保护治理双赢新路径
云南晋宁纵深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
晋宁区以晋城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为载体,创新采用“EPCO”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实施智能化管理及“三水共治”节流减污,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8提至0.9以上,减少滇池年取水量约3800万立方米,总氮、总磷入湖量分别减少31%和44%,农民年增收4400万元。
晋城中型灌区鸟瞰图
水权改革激活力 智慧节水促增效
湖南汝城龙虎洞灌区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实践
郴州市汝城县龙虎洞灌区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核心,创新建立以乡镇为主体的水权分配与交易机制,完成湖南省最大单笔水权交易,打造智慧水利管理系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5提至0.62,年节水量达580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7.64万亩,预计年增粮食产量5300吨。
龙虎洞灌区智慧水务综合平台
山塘集雨 智能微灌
江西安远破解丘陵果园缺水困局
安远县是赣南脐橙主产区,针对丘陵果园缺水问题,创新构建“山塘集雨+智能微灌”体系,通过新建山塘、蓄水池有效集蓄雨水,可替代约30%的地表及地下水抽取需求;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微灌”实现精准灌溉,节水率达45%至55%,亩均年节水量超60立方米,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
灌区水肥一体化设备
创新考核机制 推进智能管控三级分质回用
海南金海浆纸业打造浆纸行业节水标杆
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构建“工艺节水-分级回用-智慧管控”三级水循环体系,推行“节水军令状”驱动全面节水,2024年减少新鲜水取用量268万吨,节约水费236万元,化学浆和铜版纸重复用水率分别达95.17%和97.01%,用水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海南省节水型企业”“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等称号。
海南金海浆纸业车间
实施“节水贷+贴息+合同节水”新范式
广西钦州提供工业节水“新天德经验”
广西新天德能源公司利用“节水贷”财政贴息政策获得融资,创新采用效果保证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实施与节水效率挂钩的银行贷款浮动利率机制,项目年节约新鲜水量15.12万吨,重复利用率提升15%,年节约成本约49.9万元,并有效减少了COD和SS等污染物排放,为高耗水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成功范本。
新天德公司低压冷凝水泵
创新机制强化过程管控 技术升级驱动终端节水
贵州六枝特区创新企业节水管理实践
六枝特区龙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构建“管理-技术-资源”三位一体创新节水体系,将节水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技术升级全面淘汰高耗水设备,实施雨水精细化、中水规模化利用,年用水量较改造前降低41.8%,年节约水资源费及设备维护成本约30万元,非常规水源替代率提至30.6%,年减少新鲜水取用量约7万吨。
六枝特区龙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推行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漏损管理模式
澳门推动传统水务行业转型升级
澳门自来水公司通过构建全域数据集成与流程管控平台、精细化漏损水力模型、智能决策与可视化指挥平台,形成了数字化供水管网精细漏损控制系统,通过制定推行合理的管网改造策略、优化管道供水压力、优化漏点检测计划等措施,澳门管网漏损率可有效控制在7%至8%范围内。
漏损管理决策平台漏点分析界面
推行“效益分享型”合同节水构建物联网用水监管平台
福建福州大学城片区集中创建节水型高校
福州大学城片区12所高校建立高校节水联盟,探索运用“效益分享型”合同节水模式吸引节水企业投资超千万元,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高校参与的协作机制,通过节水改造和窄带物联网用水监管平台实现供排水一体化系统监测,福建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先期开展节水型高校示范区建设的5所高校年节水量超过292.7万吨。
福州大学城片区节水示范监管平台
建设独立海水供应系统 绿色节水减少碳排放
香港实施海水冲厕节水实践
香港广泛使用海水冲厕,规定新建楼宇须安装食水(自来水)和冲厕水两套独立供水系统,目前海水管网覆盖大部分人口密集区域,覆盖总人口的约85%,全港海水冲厕系统共有35个抽水站、56个配水库、约1800公里海水输水管,总储水量近26万立方米,每年使用约3亿立方米海水,换算成食水用量约为本地年总用水量的20%。
香港典型海水供应系统示意图
推动再生水分质供水 智慧控漏节水降耗
广东黄埔探索“优水优用、分质循环”节水新路径
广州市黄埔区构建再生水分质供水体系与智慧控漏系统,创新市场化定价和节水奖励机制,工业年替代自来水超1000万立方米,企业用水成本降低80%,再生水利用率达31%,日均向南岗河、永和河等生态景观补给再生水15万立方米,农村再生水回用年节省自来水20万立方米,公共管网漏损率降至8.14%,有效破解水资源瓶颈。
麦村“污水零直排+资源全回用”示范
下一步,珠江委将积极指导粤港澳大湾区节水产业联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先进经验做法推广,巩固发扬入选典型案例的先进做法,及时总结提炼节水创新实践成熟经验,以点带面推动珠江流域节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