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羽联2025年香港公开赛男双项目决赛中,由梁伟铿和王昶组成的“梁王”组合2比1击败印度“黑塔”组合成功夺冠。虽然在决胜局时他们打出11:2的开局,被网友们调侃为“赛点蹦迪式打法”,但“黑塔再高,也高不过梁王的拍!”他们抗住压力延续了“黑塔克星”的威名,这场胜利不仅打破了他们本赛季的“冠军荒”,也是中国羽毛球队男双项目时隔11年再度在该项赛事中登顶,更是广东羽毛球的深厚底蕴再次闪耀于世界舞台之上。
广东与羽毛球的缘分,由来已久。早在1891年,现代羽毛球传入广州,并从这里走向全国。傅汉洵、侯加昌、谢杏芳等一代代名将从这里起飞,如今梁伟铿、陈清晨等新一代国手继续传承这份荣耀,扛起“粤羽”大旗。
辉煌不仅停留在竞技层面,更深深融入了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街头“两辆自行车拼个网架”的简易打法,到如今“市长杯”羽毛球赛、粤港澳大湾区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等群众性赛事火热开展,广东的羽毛球氛围越来越浓。据统计,广东羽毛球人口已超1500万,位居全国榜首,羽毛球早已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广东还积极推动“体育+文旅”的融合发展,让赛事走出场馆、走进大众。例如南沙区将羽球联赛直接办进商场,响应“赛事进商圈”的号召;2025李宁·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落地深圳,一张票根还能换消费折扣,堪称“薅羊毛和观赛两不误”。“票根经济”正在打通体育与文旅消费的“最后一公里”,让运动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归侨青年到今天的国手辈出,从赛场上的挥拍到城市经济的加速,小小的羽毛球持续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这项运动已超越体育本身,成为连接文化、经济、旅游的纽带,展现出体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无限可能。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
拍摄 张瑞霖
设计 陈伟红
剪辑 张瑞霖
校对 陈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