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全运火炬燃动湾区!广东秀出硬核科技范儿

2025-11-03 00:44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王璐瑶、罗渊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港澳广深同步举行。这场“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创新式火炬传递,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谱写下科技与体育交融的璀璨篇章。不仅点燃了全民的运动激情,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大湾区的生动实践。

  智造力量人机协作开启传递新篇章

  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的火炬传递现场,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深圳“0号”火炬手,以矫健流畅的动作握紧重达1.6公斤的火炬,圆满完成了与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金牌得主于洋的火炬接棒。这不仅是简单的接力,更是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的历史性时刻。

  这位特殊的火炬手由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全自主研发,是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并实现多地形跳跃的人形机器人。通过全新优化的运动控制算法,“夸父”能够从容应对斜坡等复杂地形,在单臂持续负载1.6公斤火炬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度稳定的步态和流畅自然的拟人奔跑动作。而得益于华为、中国移动联合搭建的5G-A信号系统,技术人员无需陪跑即可实现远程实时操控。

  这场科技盛宴中,火炬手们不再“孤独”奔跑,而是有机器狗、无人驾驶汽车和低空飞行器的全程相伴。在众人的视线下,机器狗“现身”火炬传递现场,将全运会吉祥物交给火炬手;而深圳站火炬传递路线也采用了陆空联动、山海贯通的方式,40公里的空中火炬接力由低空飞行器完成,其搭载着圣火飞越山海,将广东低空经济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成熟应用“写”在了蓝天白云间。广州站则安排无人驾驶汽车穿行历史街区,以科技脉络贯通广府千年文脉,在老城新韵中书写“老城市新活力”的时代答卷。

  深蓝探索海底之火点燃能源新希望

  机器人以精妙的姿态展现智能科技的无限可能,而在2025年9月,另一项同样代表中国科技前沿的壮举,也已在南海深处静默上演。来自南海北部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源火”被成功点燃,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深海勘探与清洁能源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与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交相辉映,共同书写着科技与体育融合的新篇章。

  这一历史性突破的实现,有赖于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在“海马”号的帮助下,该装置在高压、低温、无光的极端海底环境中,成功完成了可燃冰的采集与引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创新采用了“天海联动”模式——科考船甲板面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海底,从而实现了对深海可燃冰的精准引燃。这项跨越空、海、地的系统工程,其成功离不开广东在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汇聚的强大科技力量作为支撑。

  当这簇象征探索与未来的火焰与粤港澳三地同心共办的体育盛会相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体育赛事火种的采集,更是广东锐意创新、面向未来的坚定姿态。这次“燃冰成炬”既创造了体育运动史上的新纪录,也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展现出中国科技与体育事业共赴新征程的壮阔图景。

  未来图景科技创新绘就智慧全运

  当圣火在湾区传递,更多前沿科技正在赛场内外蓄势待发,准备为这场体育盛会注入全新的智慧内涵。从赛事管理到观众服务,从场馆建设到赛事传播,科技正在重塑体育的每一个环节。

  在赛事保障的核心,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创新推出的国内首套“全电鸿+量子通信”智慧保电系统,已将数字孪生、量子加密等多项“黑科技”融入电网。这套系统仿佛给电网装上了“智慧大脑”,使得十五运会深圳赛区场馆的供电状况一览无余,任何异常都能被瞬间捕捉并预警,为赛事电力供应构筑起坚实屏障。

  赛场之上,AI裁判系统正以毫米级的精准评判守护着竞技的公平。羽毛球AI直播相机能自动完成高光捕捉与数据统计,为裁判提供精准辅助;田径赛事中的AI智能起跑监测系统检测误差不大于1毫秒,大大提升犯规判罚准确率。这种“数据驱动”的判罚与训练模式,正在取代传统经验,而深圳完善的体育科技产业生态,为这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土壤,让高科技成为保障竞技公平的坚实后盾。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中,由珠海市交通物联网有限公司研发的“跨境无感通关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系统采用北斗定位、射频识别和AI算法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的智慧通关管理体系,保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在粤港澳三地间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

  这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赛事的观赏性和公平性,更集中展现了广东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的雄厚实力。这些创新成果充分证明,广东已从“制造工厂”蜕变为“创新高地”,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源自湾区企业的创新成果,既服务于赛事本身,未来还将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广东科技创新的强大生命力和辐射带动力,真正实现“赛时服务赛事,赛后惠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从机器人火炬手矫健的步伐到深海可燃冰燃起的圣火,从赛场内AI裁判的精准判罚到跨境赛事的无感通关,十五运会的每个环节都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光芒。诸多突破性技术的集中应用,彰显了广东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蜕变。在这里,科技创新已深深融入城市肌理,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广东正以十五运会为舞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这片热土上所迸发的创新能量,不仅推动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生动注脚。科技与体育的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智慧、更加开放、更具创新活力的中国正在崛起。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璐瑶

  剪辑 罗渊 王璐瑶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杨格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