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高速不是鬼屋,安全驾驶才是王道

2025-08-27 19:29 来源:南方网

  在高速路上开车时,邻车副驾突然转过来一张戴着恐怖面具的脸,你会怎么办?今天,杭州高速交警针对“高速有人戴恐怖面具吓车”事件发布通报,涉事者是一名42岁的外籍老师,他搭乘朋友车辆从G25长深高速返杭,行至富阳龙门互通时,从随身背包里翻出一个恐怖面具把玩佩戴,被同向行驶的其他车上人员看见并拍摄视频。这种“开玩笑”的行为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却在全网掀起了一场关于行车安全与公共责任的大讨论,也为所有交通参与者敲响了警钟——高速公路不是万圣节派对,安全驾驶才是永恒的行车准则。

涉事面具。图源:光明网

  监控画面显示,当时两辆车同向并行约9秒钟,尽管期间没有言语交流及其他异常行为,但在时速百公里的车流中,恐怖面具突然出现带来的视觉刺激很可能干扰驾驶员的判断。当车速达到100km/h时,分心驾驶1秒钟就相当于“盲开”了28米,邻车司机若因“鬼脸”分心导致方向盘微偏,后续车流的连锁反应极有可能引发追尾、剐蹭等事故。有数据研究表明,高速公路的受伤率、死亡率及百公里事故率是普通公路3倍以上,在时速百公里的钢铁洪流中,任何玩笑都是在与死神调情。

  更值得警惕的是,类似这样的高速“迷惑行为”并非个例。从往车窗外随意抛物,到车顶捆绑巨型玩偶遮挡视线,再到驾车时手持手机拍摄分散注意力,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举动,实则都是悬在高速路上的安全隐患,而此类行为也并不会因为未造成严重后果而不予计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即便该行为未引发交通事故,若被认定为寻衅滋事或扰乱公共秩序,仍需承担法律责任;若因其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更可能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面临更严厉的惩处。该外籍老师事后的致歉与悔过,也印证了此类行为的不当性。

  高速路的“规则红线”,从来不是束缚行车自由的枷锁,而是守护生命的屏障。相较于追求一时的新奇趣味,平稳抵达目的地才是行车的核心目标;相较于用出格举动博关注,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才是对出行最负责任的态度。把“惊悚”留给万圣节,将“安全”二字贯穿全程,才能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安心之旅。

  撰文 张辉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