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哈根达斯在华门店收缩超17% 多元品牌重塑冰淇淋市场格局

2025-09-15 20:38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潘沈思

  近年来,国际高端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版图持续收缩。据行业媒体《中国冰淇淋》及商业数据平台窄门餐眼信息显示,2024年1月哈根达斯在华门店数量为466家,截至2025年6月26日,这一数字已降至385家。短短一年半时间内,门店数量减少81家,收缩幅度达17.4%,撤店现象在多个城市均有出现。

  业绩层面的压力同样凸显。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发布的2025财年财报显示,该公司旗下高端冰淇淋业务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3.2%,客流量降幅达两位数,公司全年净利润亦下滑8%。门店收缩与业绩下滑的双重信号,清晰反映出哈根达斯在华市场正遭遇严峻的经营考验。

  消费逻辑转向理性:性价比需求挤压高端品牌空间

  哈根达斯的市场困境,与国内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当前,理性消费已成为主流趋势,产品性价比逐渐成为消费者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长期以来,哈根达斯坚持高端定位,其小杯装产品在华售价维持在35-45元区间;而伊利甄稀等本土高端品牌同类产品,采用进口奶源、天然原料及先进生产工艺,口感与哈根达斯差异不明显,售价却仅为15-25元,显著的价格优势持续分流消费者。

  消费者价值观的迭代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实际价值与体验感,社交媒体上,“哈根达斯平价替代款”相关分享热度居高不下,“以不到一半价格获得相似体验”的消费选择,不断削弱哈根达斯的品牌溢价吸引力。此外,新兴茶饮、本土咖啡品牌的快速扩张,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休闲消费场景,进一步挤压了哈根达斯的市场空间。

  多元品牌创新突围:重构市场竞争逻辑

  与哈根达斯的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新兴品牌与深耕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正通过产品创新强势突围,重塑市场竞争逻辑。这些品牌以“口味革命+技术升级+健康理念”为核心,将地域特色食材、文化IP植入、手工鲜制工艺与减糖减脂配方深度融合,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本土品牌中,意式手工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表现亮眼,近两年门店扩张迅猛,目前在华门店数量已超500家,超越哈根达斯成为行业新势力。不同于哈根达斯长期主打香草、巧克力等传统口味,野人先生推出十余个新鲜现做口味,并采用“分时售卖”模式,契合年轻消费者对“新鲜多元”的需求。

  深耕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DQ(源自美国)凭借本土化创新站稳脚跟。产品端,DQ保持高频上新节奏,除经典暴风雪系列外,还拓展至茶饮、轻食等品类;营销端,DQ聚焦Z世代,曾与初音未来、Chiikawa等热门IP合作,有效提升消费者黏性。此外,雀巢八次方联名脆脆鲨、和路雪联名三丽鸥等IP合作产品,凭借独特造型成为市场热门选择。

  事实上,哈根达斯的市场困境,本质是品牌策略与本土消费需求的脱节。在消费者对“新奇体验”“高性价比”需求日益强烈的当下,哈根达斯不仅口味迭代速度滞后,本地化营销也未能跟上市场节奏,逐渐在新生代消费群体中被边缘化,与市场消费主力渐行渐远。

  当前中国冰淇淋市场,“品牌光环失效”已成定局,消费者不再为单纯的国际品牌标签买单,产品力与性价比才是竞争核心。对哈根达斯而言,若不能尽快打破固有定位桎梏,重新建立与本土消费需求的适配性,其在华市场的收缩态势恐将持续,而部分国际品牌收缩、多元品牌创新崛起的行业变革,也将推动中国冰淇淋市场迈向更注重品质、创新与性价比的新阶段。哈根达斯能否在这场变革中实现转型破局,仍需时间与市场的检验。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沈思 

  实习生 潘嘉仪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卢绍聪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