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方案相关情况(直播回顾)。
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介绍,针对解决制造业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怎么应用”“找谁改造”的核心问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培育对接机制。去年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建设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依托线上技术平台和线下推广载体,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一站式服务。接下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联合促进中心,建立“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场景的培育和对接全流程工作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征集发布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和产品服务“供给清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壁垒,从“给政策”向“给机会”迭代,为供需对接提供精准指引。
二是强化产品供给能力。工业模型融入行业应用场景的适配水平,影响着供需对接的精准程度。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机器人等重点行业,支持工业企业、人工智能企业培育一批适应制造业复杂任务环境、具备跨模态数据处理能力的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制一批质量检测、工艺优化、设备运维等场景专用小模型,对于符合条件的工业模型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
三是加强智能改造指引。组织专业力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和“建档立卡”服务,帮助企业掌握自身智能化水平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和痛点堵点,明确改造优先级。深入摸查和分析企业在“研产供销服管”等各方面的痛点难点和共性需求,分行业梳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实施路径,推动编制数智化改造指南,为企业部署应用工业模型和智能体提供参考。
四是开展行业交流活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地市行”,组织供需对接、标杆访学、参观交流等活动,支持工业人工智能新技术和新产品首发、首展、首秀,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协作生态。深入挖掘一批投资回报率高、行业影响力大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多渠道对优秀做法和有效模式进行宣传推广,帮助企业学习典型样本、加快改造步伐。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