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举办的第二场“城市体育性格”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韶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文泓在会上介绍了韶关的城市体育性格——赛艇之城,分享了赛艇运动与韶关山水共生的美好故事。诚邀八方来客相约韶关,共赴一场与水为邻、与风同行的运动盛宴,体验“赛艇之城”的魅力风采,感受户外运动的无穷乐趣!

发布会上,蒋文泓通过最强优势、最亮成绩、最足底气、最大特色等四组关键词对韶关赛艇运动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环境禀赋条件优越
——韶关“赛艇之城”的最强优势
韶关生态好、环境优,浈江、武江、北江三江穿城而过、水质优良,四季适宜赛艇训练,为发展赛艇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基底。近年来,我们依托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串联“三江六岸”独特水系资源,在培育赛艇竞技体育和衍生项目上大胆探索,持续涵养形成“赛艇之城”这一城市体育性格。
专业竞技人才涌现
——韶关“赛艇之城”的最亮成绩
韶关以市中心业余体校作为培育摇篮,强化“市—县—校”三级选才培育体系,建立“市县级体校+学校”赛艇基层训练有效模式,畅通赛艇专业人才培养输送路径。新设立丹霞山赛艇训练基地,不断扩大训练规模。
同时,韶关大力培育发展龙舟等群众性水上体育项目,增厚了赛艇项目人才储备,形成了“大众参与—人才选拔—专业提升”互促互通良性循环,一大批优秀赛艇运动员脱颖而出,多名韶关籍运动员站上世锦赛、亚运会、亚锦赛、全运会赛艇项目最高领奖台,特别是邱秀萍,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勇夺首金,近日又在十五运会上为广东代表团摘得银牌,竞技体育根基非常深厚。
体验场景丰富多元
——韶关“赛艇之城”的最足底气
凭借三江开阔平缓的“黄金水道”,韶关划定赛艇专属训练区域,在北江河段适配区域配备智能船库等配套设施,水质和训练条件都非常优越,既具备承接国际级赛艇赛事的基础条件,更为广大爱好者体验赛艇运动独特乐趣提供了多元场地。
此外,韶关常态化举办水上运动系列赛事活动,每年都会上演赛龙夺锦激烈场面,展现、传递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等与现代赛艇运动一脉相承的体育精神,激发群众了解、参与赛艇运动的热情,让赛艇运动在韶关越来越火。
体文旅商多元融合
——韶关“赛艇之城”的最大特色
坚持“体育+”融合发展模式,韶关以韶州体育中心为核心,联动环丹霞山片区打造集赛事、训练、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设计融合丹霞山、瑶乡风情等的体育线路,穿插布局赛艇等运动项目相关设施,开发“户外运动+生态康养”等新业态。
近期,韶关还举办户外运动装备展,积极引进装备制造、赛事策划等上下游项目,推出参赛者消费优惠措施,将赛艇运动与美食、非遗等元素深度结合起来,持续扩大赛艇运动的受众面、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悉,接下来,韶关市将深化“体育+”融合发展模式,从育人才、建场地、办赛事、优体验等关键环节入手,依托丹霞山、南水湖、“三江六岸”等优质山水资源,大力发展赛艇等水上运动项目,以体带旅、以体促产、以体兴城,让赛艇运动成为韶关的城市IP、金字招牌,引领形成水上运动新潮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婷
摄影 曹雅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