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收官之年,广东作为我国9个试点地区之一,加大力度开展“粤贸全国”“广东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以302场专业展会为平台,助力内外贸企业打通内销渠道。6月30日起,南方网联合广东省商务厅推出“粤企中华行”系列报道,解码广东外贸企业如何“以展促贸”,借力展会溢出效应寻找新增长点,带动广东重点产业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级,敬请垂注!
第118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上,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凌丰”)的展位备受瞩目。高压锅展区、不锈钢展区等七大功能划分有序,陈列的产品各具特色,吸引了大量参展者驻足流连,现场客流不绝。“利用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作为产品展示的窗口,让更多销售商或者代理商看到凌丰的产品,”凌丰家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梁建秀告诉记者。
据悉,第118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是广东省商务厅“粤贸全国”系列活动的重点展会之一。而“粤贸全国”是广东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与品牌工程,如今已成为本土企业开拓全国市场、联通全球资源的有力载体与桥梁。
凌丰是不锈钢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从1993年初创办厂,到如今实现年营收超30亿元、市场覆盖全球百余国,其成功跨越了从本土到全球的壁垒,打通了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同时也为广东“双循环”战略写下了鲜活注脚。
第118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凌丰展位前人流如织 图源:凌丰集团微信公众号
以“主动破局”驰骋全球外贸赛道
“目前,我们的内外销结构仍以出口为主导,出口业务在整体销售中占比较大,这也是凌丰多年来积累的核心优势。”谈及业务格局,凌丰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出口成本压力,凌丰选择主动出击,将“拦路虎”转化为优化全球布局的契机。凌丰果断落子泰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承接部分欧美市场出口订单。这既能有效解决部分贸易限制,又能借助当地的区位和成本优势,稳定外贸市场供应链,为外贸供应链装上“稳定器”。
面对海外客户标准不同、需求的多样化,凌丰打造“核心技术共享+本地化适配”产品体系,在统一核心技术研发基础上,强化FDA等合规认证,以标准化设计、工业风外观及中性色配色贴合海外审美与使用习惯。同时,凌丰还配备专业跨境团队,保障合规文件支持、物流时效与批量返修服务。此外,公司通过设立国际调研团队跟踪市场动态、与国际品牌开展技术合作、参与行业交流,持续提升外贸竞争力,打造凌丰产品“适配器”,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从“外向扬帆”到“内生动力”
“复杂的外贸环境确实对我们不锈钢餐厨具的进出口业务带来了直接影响。”凌丰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坦言。在成本端,因主要市场的关税壁垒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叠加,压缩着企业出口利润;在市场端,政策不确定性则动摇了以往长期客户的信心,滋生的观望态度对凌丰业务的稳定性形成了挑战。
国际关税壁垒既是挑战,但未曾不是企业发展的“试金石”。而凌丰正将这一挑战转化为锻造“内功”的机遇,开启转型破局之路。
加快推进国内品牌化建设,是凌丰应对外贸挑战的关键举措之一。国内市场是企业发展重要的增量“引擎”,凌丰通过深度调研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针对性设计契合国内市场审美的品牌标识与包装,在品牌形象塑造上持续发力,同时逐步加大对内销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而努力的回报也直观可见,凌丰内销占比持续走高,不仅弥补外贸缺口,更驱动公司市场结构走向均衡,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在夯实品牌基础的同时,凌丰还积极拓展国内渠道,与主流电商平台、新媒体矩阵、线下商超等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平台的资源和渠道优势,进一步快速打开国内市场,为内销业务注入更多增长动能。
从昔日的“外向扬帆”,到如今深耕内需激活“内生动力”,凌丰的转型之路,既是对复杂市场环境的主动回应,更是企业实现“双循环”的战略升级。
展会为“钥”启内外贸发展新局
“大展会筑基、小展会补位”,在凌丰看来,展会也是驶入内需“航道”、平衡内外贸市场的关键抓手。这既是对冲外贸不确定的“稳定器”,也是深耕国内市场的“加速器”。
第118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正是凌丰展现转型成果的重要舞台。依托展会这一高效沟通窗口,凌丰不断捕捉消费群体在审美、健康、便捷及情感层面的核心诉求,将即时市场洞察快速转化为产品创新力,让旗下厨具产品既贴合消费者生活场景“更接地气”,又凭借精准需求匹配“更聚人气”。与此同时,凌丰还通过展会收集来自渠道商与终端用户的反馈信息,反哺产品迭代与服务优化,逐步形成“市场洞察、产品创新、多元触达、高效转化、反馈优化”的动态发展闭环。
“粤贸全国”的战略价值,在凌丰的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它不仅是展销平台,更催化了企业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的战略升维。凌丰更是通过展会这把“金钥匙”,开启了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局。这一从“外向扬帆”到“内生动力”的转型之路,为广大外贸企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宝贵的“凌丰范本”。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