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李江锐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组委会举行开幕式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开幕式总体情况、特色亮点等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发布会上,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彭高峰用三点总结了开幕式的精彩之处。

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源:新华社
一是简约而不简单。开幕式总时长75分钟,其中体育仪式部分时长54分钟,全国38个代表团共1920名运动健儿在水舞台之畔秀出青春风采,粤港澳代表团携手进场别具匠心。展演部分将家国情怀、湾区魅力、体育与科技等主题浓缩成21分钟表演。开幕式团队在时长和人数上做减法,在体育与文化上做加法,运动员和演员共同的精彩呈现,源于对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意反复打磨。
二是细微处见真情。开幕式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曾见证九运会、亚运会的辉煌,开幕式团队借鉴国际赛会场馆改造经验,强化赛事氛围营造,整体提升美学色彩,场馆顶部飘带宛若星河,红、紫、绿三色座椅巧妙布局。“我们紧扣粤港澳三地联办这一鲜明特点,从导演团队、演职人员、现场观演人员再到粤港澳三地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处处可见三地精诚合作、心手相连的动人场景。”彭高峰说道。
三是书写湾区礼赞。十五运会开幕式是一次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深情礼赞,开幕式以“向海图强”为叙事主线,将湾区深厚的海洋基因,融入开幕式的视觉艺术与仪式之中。在艺术呈现上,开幕式歌颂三地同心、海天交融;借助环形水幕舞台等前沿舞美技术,在体育场内“造出一片海”,打造出沉浸式的海洋盛境;舞蹈编排以“同心圆”结构为基底,融合岭南舞蹈中“水”的灵动意象,由空灵到饱满,生动诠释了粤港澳大湾区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文化根脉与发展历程。
此外,海洋元素如一条蔚蓝主线,有机串联起从火种采集到圣火点燃的全过程。这束从南海1522米深处采集的科技之火、绿色环保之火,在粤港澳三地的协同守护下,进一步转化为体育之火,艺术之火,并升华为赓续中华文明,象征大湾区蓬勃向上的未来之火。它以一种磅礴而温暖的力量,对第十五届全运会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的理念,作出了精彩和美好的诠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林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