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第32届广州园博会 让你一边打卡一边体验广州“千年花城”的独特魅力

2025-10-29 18:05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利嘉伟

  一座千年花城,一场园林盛会。10月28日,广州市新闻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共同组织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秋季场)媒体探营活动,来自中央及省市媒体的40多名记者走进园博会的重点展区,提前探秘本届园博会的亮点。

  本届园博会主题为“湾区绽放·绿美广州·精彩全运”,共设置38个精品展园与55处花艺节点,其中主园区花城广场、临江大道、海心沙、二沙岛区域打造国际大师园、湾区花园、全运花园、花城绿美园等精品展园,使广大游客能沉浸式体验广州“千年花城”的独特魅力。

  科技赋能绿美,文化滋养花城

  走进位于二沙岛的“花城绿美园”,广州各辖区打造的精品展园映入眼帘,展示出“花城”的文化多样性与开放包容,生动诠释“城园融合”的绿美生态理念。

  比如,南沙园结合低维护滨海植物与花境,融合了科普交互的元素;荔湾园则设计了超大凤冠艺术装置,将粤剧从舞台引入公共空间。

冠影流芳园(荔湾园)

冠影流芳园(荔湾园)

  番禺园的设计以榕树为主题,结合番禺大夫山榕树公园绿美成果与乡土文化,构建古今对话空间;天河园以广州塔为背景,融入全运会会徽“同心花绽”的设计细节,传递全运激情,共振湾区情谊。

飞檐逐梦(越秀园)

飞檐逐梦(越秀园)

  “越秀区五仙观是广州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我们从其门楼歇山顶上的龙舟脊,提取设计语言,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主体构建物。”广州市越秀区林业和园林局工作人员张思羽表示,展园通过花境和踏步的穿插设计,将游人引向互动击鼓装置和最佳拍照点,近距离体验龙舟运动和广府文化的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感受文化魅力,在特色展园片区,还汇聚了以创新、科技与生态理念为核心的精品展馆。 

“生命之光”展览馆(暗夜花房)

“生命之光”展览馆(暗夜花房)

  位于二沙岛艺术公园的“生命之光”展览馆(暗夜花房),聚焦夜发光植物主题,打造了一个兼具科普教育功能与夜间观赏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

  广东三杰牧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苏克先介绍,展览以“种子”“根脉”“绽放”及“共生”为脉络,呈现夜幕中生命从萌芽至绽放的完整历程,也传递出尊重自然与生命的生态理念。

  “馆内所展植物不依赖外部电力,都通过自身生物机制发光,既复现《阿凡达》般的幻境,更生动展示了未来绿色照明的无限潜能。”苏克先说。

  国际大师领衔,多元文化碰撞

  作为文化交融的窗口,海心沙星光大道两侧水面上,汇聚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及印尼等国家/地区青年的竹艺作品,让“绿美”故事从城市走向世界。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为迎接即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木棉”作品十分吸睛。作品以十五片“广”字构件形成木棉花造型,象征广州精神在十五运舞台上再次闪耀。

“广·木棉”作品

“广·木棉”作品

  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设计师杜蔼恒介绍,全运园由举办过全运会的8个城市展园组成,以城市印象与城市文化符号为主题,融入历届全运会吉祥物绿雕,场景式打造城市展园,希望唤起各方来宾对往届全运会的回忆。

木棉花开·岭南生辉(广州园)

木棉花开·岭南生辉(广州园)

  穿过全运园和世赛园,湾区花园汇聚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座城市的共同创作,以“同根同源、同心同向”为核心主题,展现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融与创新活力。

  “深圳花园以‘溪引游踪,野为心境’为核,将自然探索与野趣寻觅融于方寸,打造可游、可憩、可赏的微缩山水剧场,诠释了深圳‘鹏城万里,户外天堂’的咫尺意境。”深圳意向策划设计有限公司创立人胡诗旸说。

山海织光(深圳园)

山海织光(深圳园)

  从湾区走向世界,在园博会大师园,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日本、瑞士和中国园林设计大师的七个作品,用全球视角、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对“城园融合”“高质量发展”这些时代课题作出生动诠释。

  其中,德国设计师提尔·雷瓦德的作品《花园之园-森林密语》,用一条“面包屑小径”串联起三个主题空间:从古老幽静的“树林花园”,到充满童话与想象的中世纪“柴垛城堡”,最后抵达现代的生机盎然的“蔬菜花园”。

  德国雷瓦德景观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彦廷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充满叙事性的设计,在展现德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广州这座城市如何利用公共空间讲述自己的‘岭南故事’、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华南理工大学的设计大师宋刚打造了《湾心花环》作品,这一设计理念来自对岭南“花木局”的微小切口的思考。 

湾心花环——宋刚(华南理工大学)

湾心花环——宋刚(华南理工大学)

  “植物与建筑空间应该是一种微妙、融合的关系,建筑空间尽量简单,突显花卉植物的本体,最终设计以一种纯粹的简单圆形竹构营造,体现关于节庆的宏大主题。”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竖梁社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罗子安告诉记者。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利嘉伟

  通讯员 林园轩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