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戎归南粤谱新篇”第三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先锋故事发布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中,12位优秀退役军人被评选为第三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先锋”,他们分别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是“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先锋代表分享奋斗故事
活动现场,六位就业创业先锋代表上台分享了奋斗故事与心路历程。
创业先锋代表、广东大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扬,在知天命之年创业,投身特种机器人研发。他坦言创业维艰,但军人的使命感和不言败的精神支撑他走下去:“脱下军装,用科技力量守护家国,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国。”
从炊事兵成长为餐饮集团掌舵人的王传启,将部队的严谨作风融入企业管理,首创“明厨亮灶”工程,为200余名退役军人及其军属解决了就业问题。未来,他计划在深圳建设五家退役军人创业实训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技术培训和超500个就业岗位。
湛江“新农人”邓章雄联合战友创办农业公司,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成功推动“北豆南移”项目,打造了广东最大规模的大豆育种和繁种基地。他说:“部队赋予了我钢铁般的意志,教会了我‘钻劲’和‘狠劲’。我将继续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带领更多村民和战友共同致富。”
作为就业先锋代表的“兵支书”钟志强则分享了如何将军旅历练的坚韧用于家乡建设。他带领佛山市高明区吉田村村民发展智慧农业,引进全国首个商用“无人水稻农场”,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他表示:“十年军旅生涯的磨砺给了我坚持的勇气,培养了我不服输、敢啃硬骨头的性格。”
“广绣郎”王新元从戈壁滩的侦察兵转变为国家级非遗广绣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将部队磨练的意志力用于技艺钻研,推动广绣的传承与创新,培训了400多名绣娘,帮助她们通过手艺增收。他致力于推动广绣技艺的当代表达与跨界创新,融入青铜器、动漫、军事等元素,让更多人了解广绣、爱上广绣,让广绣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90后”“兵教师”邓华玉,退役后放弃留城机会,回到粤北山区成为一名地理教师。她将国防教育融入校园,管理学校国旗护卫队,并倾心帮助困难学生,为山区孩子托起梦想。邓华玉说:“部队的经历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在学校的工作中敢于担当,主动站出来,迎难而上。”曾经,别人为她照亮了求学路,现在她也想为家乡的孩子做点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学有所成。

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再立新功
当前,广东各地正热烈开展2025年秋季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活动也邀请了参加适应性培训的退役军人,聆听先锋代表们的故事。
“前辈们的事迹让我感触很深。虽然退役了,但我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士兵。”今年刚退役的“00后”吴忠泉分享道,参军的经历让他更能吃苦耐劳、有冲劲,今后会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新岗位上发光发热。
来自天河区的退役军人林加一对“兵教师”邓华玉的故事印象深刻:“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也让我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退役后,林加一也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发展,在基层进一步锻炼自己,发挥余热。
据悉,自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针,持续擦亮“戎归南粤”就业创业工程和“广东军创”品牌。
“十四五”期间,广东累计帮助9.8万名退役军人提升学历、2.2万名退役军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2万名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实现稳定就业,在粤退役军人创办市场主体达58万家,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慧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