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老友记|从广东党政代表团跨省考察,看东西部协作升级之路

2025-09-12 22:41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何静文、黎妙娟、张治伊、郭姗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第五年。五年来,广东携手广西、贵州等省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东西部协作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与动静新闻、多彩贵州网联动推出《老友记》系列报道,展现广东与“老友”们的合作故事。

  近日,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分别赴贵州与广西考察,在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的伟大征程中擘画新坐标。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今的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已是升级版。经济大省勇挑大梁,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一幅波澜壮阔的协作长卷在山海之间铺展开来。

  从服务大局到着眼细处

  广东与广西、贵州此次的会面,具有重大意义。

  从地理的横坐标来看,不仅是东西部协作,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粤桂黔三省区肩负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对接的使命。粤桂协作与粤黔协作是拓展经济纵深,发挥战略叠加效应,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的关键之举。

  再将其放入历史的纵坐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时间刻度也是奋斗标尺,东西部协作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才能交出成色十足的“十四五”答卷。

  胸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关切”,服务大局要从细处着眼。今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东西部协作的带动下,广西、贵州协作地区实现兴业富民。如忻城粤桂协作茧丝绸产业园带动就业1000余人,共分红810万元;惠州市与黔西南州深化劳务协作,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升1.9万余人就业能力。

  省际合作的高效落实,离不开党委、政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与高位推动。近年来,粤桂与粤黔之间积极落实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制度,高层互访交流频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至今,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多次赴广西交流,广西党政代表团也已连续8年赴广东学习考察,其间签署合作协议并建立清单化管理机制。广东也与贵州各级各部门往来密切,促成一批互惠共赢的具体合作事项。

  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广东以实际行动扛起大省担当。

广州城区。图源:南方日报

广州城区。图源:南方日报

  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共赢

  粤桂与粤黔的实践证明,东西部协作已不是过去的单向帮扶,而是双向赋能、互利共赢。

  广东等东部地区在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广西、贵州等西部地区则凭借资源、土地、人力等要素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这种互补性为东西部协同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区域优势互补的关键是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道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此次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在广西、贵州的考察路线共同指向了党中央反复强调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广州到贵阳要多久?有人说是贵广高铁提速后的3小时29分,也有人说是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在贵阳落地后数据传输的10毫秒。腾讯贵安数据中心是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此次在贵州的考察点之一。广东方面在此次会面中表示,要抓住数字经济机遇共同推动“东数西算”产业加速发展。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国家枢纽节点之一,贵州的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一,而广东的数字经济规模也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两省的合作在带动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承接了广东巨大的算力需求,缓解其发展数字经济的资源约束。

  东盟是广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也是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此次在广西的考察点之一。这折射出粤桂协作的新路径——将广东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与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相结合,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

  区域合作畅通经济循环,而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筋脉”。粤桂依托地缘相近的特点,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此次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深入考察了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成效,目前两省区共同规划建设的9条铁路已建成4条、15条高速公路已建成9条。粤黔则借助资源互补的优势,推动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十四五”以来,“黔电送粤”总电量2243.8亿千瓦时。

“黔电送粤”基础设施。图源:动静新闻 多彩贵州网

“黔电送粤”基础设施。图源:动静新闻 多彩贵州网

  当行政壁垒被进一步打破,更多要素在更广范围内优化配置,“双向奔赴”的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粤桂黔共同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

  从政策“输血”到内生“造血”

  粤桂、粤黔东西部协作,正实现从“政策输血”到“内生造血”的深刻转变。

  过去传统的东西部协作往往聚焦于向西部地区提供资金、物资等援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过度依赖政策红利的帮扶模式反而制约了西部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粤桂、粤黔东西部协作已突破简单的资源转移模式,转向全链条价值共创,强化内生发展动力的锻造。

  市场竞争下,从产品升级为品牌是产业“造血”的必由之路。2024年,广东采购桂字号产品超360亿元,认定11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10个供深农产品基地、230个“圳品”,德保矮马王国、宁明花山岩画数字农文旅等项目开发推动边境旅游收入增长,协作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珠海与贵州遵义共同打造全国首个新茶饮供应链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7.18亿元。

  南宁市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此次在广西考察点之一。图源:南方日报

  南宁市上林县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此次在广西考察点之一。图源:南方日报

  人才是支撑东西部协作的第一资源,引进外来人才是“输血”,培养当地人才是“造血”。

  “组团式”教育帮扶,打造“带不走”的师资队伍,2022年以来,广东培养贵州受帮扶地教研骨干155名、联合教研超100场次、培训超8000人次;留下“带不走”的理念革新,推动40所贵州当地学校完成593项课堂改革,制订892项制度与462项帮扶计划。

  一组数字见证成效,2025年贵州20所受扶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相比2022年帮扶前提升了26%,20所受扶中职学校2022年以来累计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36项、省级498项。

  “订单式”人岗对接,粤桂通过零工市场、就业基地、技能培训等方式,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更好匹配,如百色市田阳区“阳光快聘”零工市场为28家帮扶车间输送1800余人。

  山海情深,共赴新程。粤桂、粤黔携起手,东西部协作将结出更多新硕果、更上一层楼。

  联合出品:南方网 粤学习客户端 动静新闻 多彩贵州网

  统筹:何静文 黎妙娟

  策划:郭姗 张治伊

  撰文:张治伊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于艳彬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