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一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参与度广和综合影响力大的体育赛事。为统筹推进马拉松赛事安全、有序、高质量举办,进一步完善赛事组织体系,压实各方责任,强化风险防控与安全保障机制,引导参赛者树立“循序渐进、科学训练、文明参赛、量力而行、安全完赛”的理念,中国田径协会10月31日发布通知,进一步规范马拉松赛事相关工作。
通知要求,严格落实赛事主办方主体责任。赛事主办方应切实履职尽责,严格落实“谁主办、谁负责”的要求。赛事主办方应健全体育、公安、卫健、气象、市场监管、城管、应急、文旅等部门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强化属地责任落实,共同保障赛事安全、有序进行。
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赛事组委会应做好马拉松赛事相关的各类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工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赛事各方安全监管、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提前制定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及赛事熔断机制,明确响应流程、处置措施与责任主体。加强现场组织与秩序管理,加强重点区域巡查,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细化落实赛事组织保障。赛事组委会应高度关注赛事组织保障工作。建立赛前体检筛查机制,引导参赛者安全参赛。赛前做好提示工作,重点告知赛事天气、赛道情况,强化健康安全告知和承诺书签署;赛时应对照相关办赛要求,严密做好竞赛组织工作,科学部署医疗点和流动救护力量,切实保障选手参赛安全;根据赛事规模、赛道特点及天气状况等因素,优化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医疗救助人员的配置;科学设置赛道补给站数量与完赛包物资种类。
通知还提出,赛事组委会应健全抽签与名额分配制度,加大大众名额供给,各赛事大众选手参赛名额原则上不低于赛事总参赛规模的90%。各地在赛事立项时,应切实考虑参赛者参赛需求、资金筹措和城市承载能力,合理规划赛事规模。赛事组委会应与当地相关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倒卖名额、名额诈骗等违法行为。
赛事组委会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文明观赛引导和城市形象维护工作,积极倡导绿色、节俭、低碳办赛理念。赛事组委会应提前联合属地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专项方案,合理调配公共交通运力;动态规划赛道封控,压缩封路时间,先封先解、快封快解;科学设置社会车辆绕行路线,通过官方渠道提前发布交通管制信息与公共出行建议;赛后道路及时清理解封,最大限度降低办赛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干扰。赛事组委会应大力倡导文明参赛,坚决杜绝借赛事活动之机引流吸睛,或表达不合理诉求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加强赛事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制定应对预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通知鼓励各地依据区域特色、群众需求及办赛条件,积极举办健康跑、欢乐跑等群众广泛参与的赛事活动。有关单位应加强对健康跑、欢乐跑等群众性跑步活动的计划统筹和组织保障,与马拉松赛事实施分类举办、管理与指导,满足不同年龄和运动水平参赛者的健身需求。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林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