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气温下降,流感病毒进入活跃期。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41周流感监测周报,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低水平。数据显示,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目前检测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大部分是甲型H3N2毒株,而去年主要是甲型H1N1毒株。甲型H3N2和甲型H1N1有何不同?如何区分甲流、乙流及普通感冒?又该如何预防流感?
甲型H3N2和甲型H1N1有何不同?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宛莹华介绍,引起流感的罪魁祸首是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个型。一般而言,引起季节性流感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频繁、传染性强,是引起流感流行的主要元凶。
从易感人群来看,甲型H3N2对老年人威胁更大,甲型H1N1对年龄较轻人群的影响比较明显。
如何区分甲流、乙流及普通感冒?
宛莹华介绍,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而甲流、乙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通常表现为高烧、咳嗽无痰、全身酸痛、头痛、乏力、胸部不适等,病情相对较重。
甲流和乙流有何不同?宛莹华称,从症状看,甲流发病急促,发热、寒战等症状迅速显现,而乙流发病较慢,发热、畏寒等症状逐渐显现。另外,儿童患乙流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成人多见;从传染性看,甲流传染性更大,大人小孩都容易感染;从病程看,甲流病程较长,且容易伴随有并发症。
接种疫苗是核心防护手段
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孙立梅介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仅能降低普通人群患病风险,更可显著减少高风险群体重症和死亡发生率。
建议除有已知禁忌症者外,所有年满六个月及以上人群均应接种流感疫苗。其中,儿童、老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更应优先安排接种。
由于流感病毒具有不断变异的特性,流感疫苗需每年更新以匹配流行毒株,即便去年接种过疫苗,仍需接种新一季度疫苗才能获得有效保护。
目前,新一季度流感疫苗已在我省陆续供应,无论“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均可对当前我省流行的H3N2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抗体保护,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在“粤苗”APP/小程序等平台进行预约,就近接种。
值得提醒的是,疫苗接种后需两周左右才能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因此接种宜早不宜迟。
个人防护需做好这些要点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介绍,流感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为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在此提醒:
高风险人群要养成勤洗手、多通风等良好习惯,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任何人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即便症状轻微,也需佩戴口罩并尽早就医,同时避免上班或上学,防止病毒传播。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叶莉子 整合报道
来源:央广网、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