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21日,广东省档案馆和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广东丘逢甲研究会、广州市丘逢甲研究会、台盟荔湾区基层委员会、蕉岭县丘逢甲陈列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馆藏档案史料推介活动,现场展示丘逢甲档案史料及台湾光复档案。
活动现场。
丘逢甲祖籍广东蕉岭,出生于台湾,是晚清杰出的爱国志士、教育家、诗人。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侵略者。丘逢甲悲愤交加,三次刺血上书清廷,要求违约保台。同时,他积极组织义军抗日,内渡大陆后又创办了新式学堂,培育一代新人。
据介绍,当天所展示的丘逢甲手稿档案,形成于1895年至1912年,内容丰富,涵盖诗歌、文集、日记、信函四大部分,共计17册又19封,1092页,是目前已知的保存最完整系统的丘逢甲原始手迹集群,是研究丘逢甲生平事迹和思想的重要依据。
丘逢甲诗作
丘逢甲手稿《天涯》
活动还推介馆藏的52件台湾光复档案,包括照片、图表、文书等多种形式,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台湾受降前准备、受降典礼、军事接收、遣返日俘日侨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场景,见证了台湾重归中国版图的重大历史时刻。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左双文表示,这批档案反映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史实,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照片上看到,受降仪式上一批盟军的代表也见证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这反映该史实得到国际社会公认,也反映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收回台湾这个重要事实的强有力支持。
台湾光复档案展示。
广东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让更多人了解爱国志士丘逢甲,了解台湾重回祖国版图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以及热爱和平的精神。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伟峰
通讯员 王寒 刘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