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粤港澳,数说大湾区
本期的关键数是——244项
这是目前已经发布的“湾区标准”总数

所谓“湾区标准”
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协商、共同执行的规则
它们正在把制度上的不同,变成生活里的共通
那么,这244项标准
究竟涵盖了哪些领域呢?
首先是“互联”
在信息化与数字化方面,有40项标准
涵盖大桥的智能运维、跨境数据的流动
让“数字湾区”真正实现互联互通

接着是出行
在交通与基建领域,有36项标准
桥梁、隧道、轨道交通都被纳入规范
为大湾区的“硬联通”保驾护航
再看看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食品就有14项标准
从煲仔饭、陈皮水鸭汤
到潮州春饼、墨斗卵粿
把岭南味道写进了标准清单
让三地餐桌上的“家乡味”保持一致

当然,健康也少不了
医疗健康有7项标准
既有中医膳食指南,也有慢病防治
为湾区居民的日常健康提供守护
除此之外
标准还延伸到绿色生态、养老托育、文化盛事等领域
既有养老机构的照护指南
也有婴幼儿托育的服务规范
甚至连电竞赛事的用机标准
也源自湾区并走上了亚运赛场

五年来
3563家单位参与制定
6827家单位声明使用
从跨境公交到托儿所
从冷链仓储到大型赛事
“湾区标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湾区人”的共识

它们不只是纸面上的条文
更是一次次便捷的通关
是托育的安全守则
是餐桌上熟悉的家乡味
244项“湾区标准”
正在让大湾区的生活更安心、更便利
也更有烟火气
统筹:李琳
监制:朱景
策划:赵佐燕
AI视频生成:赵佐燕 刘潆禧(实习) 黄锦源(实习)
AI审核:赵佐燕
校对:梁洁萍
AI工具:即梦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