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健康广东靠什么?这些医疗“黑科技”给出答案|发布会看广东

2025-09-10 20:58 来源:南方网 杨政芳、许萌萌

  当科技创新碰上医疗,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医疗资源跟不上的地方,借助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操作,也能获得专家级的手术治疗。

  意味着,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可能通过再生治疗,用自己的眼睛“长出”新晶状体,不用一辈子依赖人工晶体。

  也意味着,哪怕远在新疆喀什、西藏林芝,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登上5G智能眼科巡诊车,做一次免费的眼科筛查。

  这就是“科技创新+医疗”的力量,它能减轻疾病的痛苦,能让生活重回正轨,也能让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9月10日召开的“广东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系列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给我们的第一感受。

  这辆5G智能眼科巡诊车,已经开进了全国29个省份、108个地区,为超过22万居民完成免费筛查。这份实实在在的温暖,正是广东最鲜明的底色。用科技更好地守护每个人的健康,广东一直在这么做。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G智能眼科巡诊车。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5G智能眼科巡诊车。

  比如,广东率先落地的5G远程手术,为很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2024年7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通过国产手术机器人为远在新疆喀什的患者完成了一台手术,远程操控丝滑顺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通过国产手术机器人为喀什患者完成手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通过国产手术机器人为喀什患者完成手术。

  临床研究效率正在不断提高。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邱亚洪介绍,目前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登记备案的临床研究项目接近5万项,已获批干(体)细胞临床研究项目30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近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据该报告显示,2024年,广东新增了14个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涵盖超声诊断系统、系统性红斑狼疮辅助诊断试剂盒等多个“全国首创”。这些成果,见证的是广东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能力。

  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发力。2024年10月,广东推出38项具体举措,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药械应用、临床研究和新技术探索等领域。

  无论是政策的有力推动,还是行业的扎实探索,医疗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新质生产力赋能医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它融进日常,改变生命,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光明和温暖。

  统筹:李琳

  策划:申晨 许萌萌

  脚本/出镜:杨政芳

  拍摄/剪辑:刘昀(实习生)刘洁淳(实习生)

  设计:陈伟红

  校对:陈学德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卢绍聪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