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字人当世赛金牌陪练、机器人课堂教学哪吒三维动画设计制作、汕头非遗面塑捏出英歌舞人物、咖啡师冠军亲手制作拉花拿铁咖啡、食品打印机DIY拉花饼干、30秒用手掌画一幅画……近日,广东元素亮相技能“全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简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既有“硬核绝技”,又有贴近生活的巧手绝活。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河南郑州开幕。此次是广东省第三次组团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共派出116名选手参加全部106个项目的比赛,覆盖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
机器人课堂教学。通讯员供图。
低空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通讯员供图。
汕头非遗面塑捏出的英歌舞人物。通讯员供图。
广东展区人气满满。通讯员供图。
大赛采取“赛展演会”集成举办模式,同期举办技能展示交流、绝技绝活展演、技能强国论坛等活动。广东展馆以“技行天下 赛链未来”为主题,一方面,充分彰显广东作为技能大省丰富的世赛转化成果,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展示广东非遗,用技能创造美好生活。
现场手打潮汕牛肉丸。通讯员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首创的粤港澳职业技能评价“一试三证”项目展区,特别邀请到蝉联两届中国咖啡师行业锦标赛的冠军,现场亲手制作拉花拿铁咖啡。
咖啡师冠军现场亲手制作拉花拿铁咖啡。通讯员供图。
据江门市人社局训练中心主任林征桥介绍,作为粤港澳“一试三证”在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以外的首次探索,该项目深度融合粤港澳咖啡行业需求,促进粤港澳咖啡师职业技能评价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粤港澳“技能通”。“下一步,广东、江门将持续深化粤港澳技能人才培训评价合作,完善三地协同机制,拓展试点评价领域,持续聚焦产业特色和港澳所需,推动粤港澳咖啡师‘一试三证’项目向更高质量迈进。”
食品打印机DIY的拉花饼干。通讯员供图。
记者观察到,此次广东技工院校带来不少新技术,机器人和AI数字人在现场大显身手。
轮腿机器人。通讯员供图。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轮腿机器人,吸收了传统的轮式机器人和直式机器人的优点,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实现自主决策,既能平稳移动,也能跨越障碍,希望未来能够在消防和巡检领域实现应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竞赛中心教师方灿豪表示。
机器人课堂。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广东深入推进世赛成果转化,构建“学制技师班、青年技师工作站、产业学院”3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将世赛成果转化落实到校企双制办学模式中,在赋能人才培养、产业发展、高质量就业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理论与实践成效。同时,广东积极推动竞赛标准向教学标准转化、竞赛训练方式向教学实训方式转化、竞赛场地向实训场地转化,有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AI助力世赛成果转化。通讯员供图。
“我们用八个月时间,通过对世赛资讯的收纳和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打造了一个AI数字人小赛同学,为我们带来世赛资讯、世赛训练方式和世赛标准转化。”广东省人社厅职业技术教研室副主任龙莉指出,希望借助AI技术服务教科研,缩短世赛成果转化的周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通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
十五运会展区。通讯员供图。
今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广东展馆特别设置了十五运会展区,尽显大湾区活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吴依妮
通讯员 粤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