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为期三天的广东省第二届农事运动会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暨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在清远收官。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清远市农业农村局、韶关市技师学院联合承办。活动深度融合“职业能力培训”与“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既全面培树高素质植保从业人才,也全方位检验参赛选手“真功夫”,同时以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让无人机成为重要农具,充分展现农业农村低空经济的广阔潜力,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注入强劲动力。
赛事采用“培训+竞赛+展示”的形式举行,旨在以赛促训、以训促学提升全省植保人才的整体水平。来自全省各地的职业选手、农业技术员齐聚一堂展开角逐。
9月15日,是理论培训与考核环节,病虫害识别、植保原理等知识点成为选手面临的首个考验。
9月16日,比赛进入实操环节。农药配制、植保飞防等项目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比速度,也比准确度。在无植保飞防考核中,选手们在稻田上空操控无人机完成航线作业,动作娴熟精准,机翼转动间,雾化喷洒均匀展开,形成一片片“白纱雾幕”。
9月17日,无人机巡田农事活动展示登场,通过真实水稻生产场景,展示了无人机巡田、物资吊运、撒料等应用场景。多台无人机同时升空,交错作业,场面壮观,展现了低空经济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潜力。
经过激烈的比拼,来自韶关的吴岳和深圳的覃晓获得大赛一等奖,张松杨、李德华、陈以健、沈莲花获得二等奖,李凯、管云、李树贤、詹仰进、张平、王宇臻获得三等奖。广州市、深圳市、韶关市、东莞市、江门市、汕头市获得优秀团体称号。
农用无人机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高精度作业装备深度融合的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遥感监测指导精准作业、救灾复产、现代化海洋牧场管理以及农产品运输等领域。目前,广东拥有农用无人机制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条,拥有大疆、极飞等无人机领军企业。
“为进一步发挥广东在科技、制造和农业农村场景应用方面的优势,推动AI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面向全行业举办农业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邀请赛。”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介绍,该赛事旨在鼓励人工智能科研机构、企业和各有关生产主体,在AI农业算法模型、智能装备、应用场景等方面创新创业,入围的机构与企业将获得算力支持、应用场景搭建和成长孵化等全链条服务,加快打造面向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服组织的“AI助手”。
为给行业创新实践提供明确方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首次发布了农业人工智能十大应用场景,聚焦农业生产全链条关键环节,涵盖现代化海洋牧场、田间作物管理、畜禽养殖以及果菜茶精准智慧管控等多领域多场景。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敏辉
通讯员 粤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