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华南首台lon支气管镜机器人装机!肺部微创诊疗实现新突破

2025-10-13 16:09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陈婕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成功完成华南地区首台Ion支气管镜机器人装机,并顺利开展了首批三台机器人气管镜活检手术,标志着中山一院在机器人辅助支气管镜手术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肺部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廖槐副主任表示,肺癌的早筛早诊非常重要,但在诊治中也会面临一些难题。如早期肺癌一般始于肺小结节,而一些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医生在CT诊断中可能无法出正确决断。“超过70%的肺癌结节位于肺外周支气管中,那是一个狭窄空间和狭窄气道的区域,传统的支气管镜可能难以到达。”因此,这类病灶的精准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检查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

  据悉,Ion机器人气管镜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Ion支气管镜机器人是一种用于肺部微创诊疗的机器人平台。Ion系统导管外径仅有3.5mm,只有常规气管镜的60%,相比于普通支气管镜仅能进入段支气管,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可以到达支气管全部18个肺段,可增加活检的到达率,帮助医生精准诊疗肺小结节,即使是毫米级的小结节也能实现较高的诊断率。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Ion系统镜身头端搭载有视觉探头,可以在导航至病灶的同时,实时观察气管。此外,它具有创伤小的优势,其超微创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小患者的痛苦,加速康复进程。

  此次开展的三台机器人气管镜活检手术均为困难活检病例。第一例手术的患者影像学高度怀疑肺恶性肿瘤,前期已做过两次病理活检均为阴性,CT影像提示病变无支气管通向征,常规气管镜活检不易获得阳性结果。在手术中,医生借助Ion支气管镜机器人,联合使用了CBCT、超声小探头、AI-ROSE 等技术整合,并采用冷冻肺活检,保证取材样本量。术中通过AI-ROSE评估明确取材满意,最终获得了阳性的病理结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第二例手术的患者为左肺尖病灶,由于病灶位置高,且周边有多发肺大疱,常规气管镜无法抵达,经皮肺穿刺活检难以实施。通过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医生精准地到达病灶部位进行活检,成功获取了病变组织,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带来气胸等并发症。

  第三例手术的患者肺内小结节多次随诊发现逐渐增大,且病灶周边包血管丰富,常规活检出血风险极高。Ion支气管镜机器人联合CBCT术中精细调整,完美选择了可以避开血管的穿刺路径,同时凭借其精准的定位和稳定的操作,顺利完成活检。这三例困难活检的病例在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实现了100%的抵达率,取得了满意结果。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婕

编辑:吴潜之   责任编辑:林涛   校对:陈学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